拂庐
拼音fú lú
注音ㄈㄨˊ ㄌㄨˊ
繁体 拂廬
近音词、同音词 福禄 符录 复陆 符箓 覆鹿 俘虏 附录 俘掳 腹胪 覆露 敷露 扶卢 腹臚 富禄 复履 傅吕 附律 驸騄 符録 復陸
词语解释
拂庐[ fú lú ]
⒈ 上层吐蕃人所居的毡帐。
引证解释
⒈ 上层 吐蕃 人所居的毡帐。
引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草肥蕃马肥,雪重拂庐乾。”
《旧唐书·吐蕃传上》:“其屋都城号为 逻些城。屋皆平头,高者至数十尺。贵人处於大毡帐,名为拂庐。”
《旧唐书·高宗纪上》:“辛未, 吐蕃 使人献马百匹及大拂庐可高五丈,广袤各二十七步。”
《新唐书·吐蕃传上》:“其赞普居 跋布川,或 逻娑川,有城郭庐舍不肯处,联毳帐以居,号大拂庐,容数百人。其卫候严,而牙甚隘。部人处小拂庐,多老寿至百餘岁者。”
元 王逢 《后无题》诗之二:“银河珠斗低沙幕,乳酒黄羊减拂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