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旄
干旄读音为 gàn,máo。意思是:干旄(幹旄)[ gàn máo ]⒈ 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诗·鄘风》篇名。
拼音gàn máo
注音ㄍㄢˋ ㄇㄠˊ
近音词、同音词 甘茂 干旄 干冒 竿旄 骭毛 感冒 幹貌 干貌
词语解释
干旄(幹旄)[ gàn máo ]
⒈ 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诗·鄘风》篇名。
引证解释
⒈ 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
引《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 浚 之郊。”
北周 庾信 《代人乞致仕表》:“出拥干旄,入参衡镜。”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玘》之四:“远迹荒郊谢雋豪,春风谁与驻干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咭叮噹奏着钧天乐,又摆些羽葆干旄。”
⒉ 《诗·鄘风》篇名。
引《诗序》谓此诗是赞美“卫文公 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 隋 王通 《文中子·周公》:“越公 聘子。子谓其使者曰:‘存而行之可也。’歌《干旄》以遣之。”
阮逸 注:“《干旄》, 卫 诗,美臣子多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