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
拼音yù yán
注音ㄩˋ ㄧㄢˊ
近音词、同音词 於焉 玉颜 语言 寓言 雨燕 玉燕 鱼盐 舆言 玉延 渝言 逾延 玉雁 鱼雁 鹆眼 豫言 御筵 豫严 狱谳 迂言 预言
词语解释
寓言[ yù yán ]
⒈ 有所隐含的语言。
英fable; allegory; parable;
⒉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引证解释
⒈ 有所寄托的话。
引《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 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託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⒉ 指托辞以寓意。
引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元祐 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⒊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 希腊 《伊索寓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