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汉语词典>国讳的意思
guó huì

国讳

国讳读音为 guó,huì。意思是:国讳[ guó huì ]⒈  犹国丧。⒉  指皇帝的名讳。

拼音guó huì

注音ㄍㄨㄛˊ ㄏㄨㄟˋ

繁体 國諱

近音词、同音词 国徽 国会 过会 国讳 鍋灰 果卉 国毁 國會 國諱 過悔 锅灰 國徽 國毀 过悔 過會  

词语解释

国讳[ guó huì ]

⒈  犹国丧

⒉  指皇帝的名讳

引证解释

⒈  犹国丧。

《宋书·萧思话传》:“下官近在 歷下,始奉国讳……奉被今教,果出虑表,重增哀惋不能自胜。”
南齐书·礼志上》:“且 晋武 之崩,又其学犹存,斯皆先代不以国讳而废学之明文也。”
《陈书·儒林传·沉文阿》:“今国讳之日,虽抑哀於璽紱之重,犹未序於君臣之仪。”

⒉  指皇帝的名讳。 《隶释·石经论语残碑》:“汉 人作文,不避国讳。参见“避讳”。

威宗 讳 志,顺帝 讳 保,石经皆临文不易。”

网络百科

国讳

  • 国讳,指举国臣民(包括皇帝)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本指皇帝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也指国丧。《宋书 萧思话传》:“下官近在历下,始奉国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