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汉语词典>国史的意思
guó shǐ

国史

国史读音为 guó,shǐ。意思是:国史[ guó shǐ ]⒈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国之史官。

拼音guó shǐ

注音ㄍㄨㄛˊ ㄕˇ

繁体 國史

近音词、同音词 国师 果实 过失 国士 国事 国是 國是 过时 国势 過時 国史 果食 果是 过适 过实 過逝 过世 国使 椁室 过市  

词语解释

国史[ guó shǐ ]

⒈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国之史官。

引证解释

⒈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

《后汉书·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 显宗,告 固 私改作国史者,有詔下郡,收 固 繫 京兆 狱。”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
司空图商山》诗之一:“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

⒉  国之史官。

《诗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文章之材,国史之任也。”
朱淑真芍药》诗:“到底只留为謔赠,更劳国史刺民风。”

网络百科

国史

  • 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点校本,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学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点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2005年,中华书局着手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准备工作。今年7月11日,第四次修纂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