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
司徒读音为 sī,tú。意思是:司徒[ sī tú ]⒈ 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复姓。
拼音sī tú
注音ㄙ ㄊㄨˊ
近音词、同音词 司徒 厮徒 私徒 四涂 私图 私土 思土 祀土 廝徒 四塗 私圖
词语解释
司徒[ sī tú ]
⒈ 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复姓。
引证解释
⒈ 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唐 虞 因之。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汉哀帝 元寿 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 东汉 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 明 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参阅《通志·职官二》、《续通典·职官二》。
引明 伊耕 《春怀》诗:“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 云间,征文 白下,新登復社之坛。”
王季思 注:“父名 恂,官至户部尚书。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称他作司徒。”
⒉ 复姓。 五代 时有 司徒诩。见《旧五代史·周书》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