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汉语词典>包髻的意思
bāo

包髻

包髻读音为 bāo,jì。意思是:包髻[ bāo jì ]⒈  古代用来包发髻的头巾。

拼音bāo jì

注音ㄅㄠ ㄐㄧˋ

近音词、同音词 抱鸡 寶雞 宝鸡 暴疾 抱疾 包妓 宝偈 宝笈 宝籍 暴击 褒绩 包髻 寶髻 薄伎 褒績 剝極 保级 暴擊 薄瘠 抱棘  

词语解释

包髻[ bāo jì ]

⒈  古代用来包发髻的头巾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用来包发髻的头巾。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许他做第二个夫人,包髻、团衫、绣手巾,都是他受用的。”
《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书童不理只顾紥包髻儿。”

网络百科

包髻

  • 古代妇女发式。其形发髻作成后,用色绢、缯一类布帛,把髻包裹之,故名。
  • 包髻是一种长方形头巾,戴时将对角折叠,从额前向后面缠裹,再将巾角绕到额前打结。宋代出现此头巾。明代妇女喜欢戴黑纱罗制作的包发髻。清代,由于剃发令的实施,男子已不扎巾,只有在妇女间仍流行。清代汉族妇女同明代妇女一样,喜欢带包髻,又叫“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