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八大王的意思

dài wáng

八大王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八大王[ bā dài wáng ]

⒈  宋太宗第八子周王赵元俨,性刚毅,有威望,时人称“八大王”。

⒉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自称。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八大王 (明末农民起义军)

  •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农民也组织了一支队伍响应王嘉胤等暴动。他自号“八大王”。由于他“身长瘦而面微黄,须一尺六寸,僄劲果侠,军中称为‘黄虎’”。这一队伍初属王嘉胤自用,后自成一军。因他小时读过一点书,又受过军事训练,为人多智谋,果敢勇猛,很快就显示了指挥才能,他的部众成为当时以王自用为盟主的三十六营中最强劲的一个营。从此,张献忠随着流民队伍,转战于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屡立战功。他的队伍也由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成为最强大的一支部队。在与官军的作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 崇祯六年(1633年)冬,义军大部分渡过黄河南下,张献忠所部是以高迎祥为盟主的十三家之一。
  •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入川,攻陷夔州(今重庆奉节),进围太平,重庆女总兵秦良玉提兵赶至,献忠慑于秦良玉及其手下"白杆兵"威名,苍惶逃走,秦良玉率军追击,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
  • 八大王 (汉语词汇)

  • 八大王,为古汉语常用词汇,现多见于文学或是影视作品中,日常较少使用。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近音词、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