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
拼音yī wěi
注音ㄧ ㄨㄟˇ
繁体 一葦
近音词、同音词 一位 疑畏 以为 一味 依偎 一为 意味 以谓 意谓 意謂 仪卫 依违 遗味 一苇 依微 猗伟 翊卫 蛜威 猗违 遺威
词语解释
一苇[ yī wěi ]
⒈ 《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引证解释
引《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孔颖达 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 长江 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宋 苏轼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一:“那无一苇航,繁念空悠悠。”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日午潮回擢东指,顺流一苇如轻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