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时事论据素材>个人成长经历,大学生

个人成长经历,大学生

详细内容

篇一:《大学生“成长经历”报告》

大学生“成长经历”报告

成长是一种经历,经历中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乐,在这成长中,我们挚爱的父母亲一直伴随身旁,无私的为我们奉献,默默关怀,无论是春夏与秋冬,还是严寒与酷暑,一生都有他们陪在身旁,不离不弃,不但给以物质的奉献,更在精神需要安慰之时,给以最大的鼓励,让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

成长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蹚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在烟雨迷蒙山河小径,在成长的旅途中,我们需要的是从容的经历,平静的感知,勇敢的面对。是的,成长记录着痛苦,也携刻喜爱欢乐。沿着成长的是足迹,一步步,我们走向成熟。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对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个零,未来我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及某些重大生活所决定的回顾过去的成长历程,我们感到自己的幼年、童年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在此简单地描述一下我的成长经历:

小学阶段:对每个同学,小学阶段对他们来说是无忧无虑的,充满了活力与朝气,没有烦恼,每天除过学习,再无其他事可干,他们既轻松又愉快地度过了小学阶段;可是对我来说并不是如此。由于我性格孤僻,不善说话,儿时的玩伴很少,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度过,爸爸对我很严厉,几乎不让我跟其他的朋友一起去玩,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地和几个小朋友去爬山,回来之后,受到了爸爸的责骂与挨打,

从此之后我的下午就没有了自由,每天放学之后不是做作业就是帮着家里人干一些农活。又一次天下着雨,我坐在教室里发呆,看着一个个的同学都被自己的爸爸妈妈接回家去了,刻是我始终没有等到爸爸的到来,最后我冒着大雨往家走,在途中不知摔得都狼狈,回到家中,整个人就像一只落汤鸡,爸爸只说了一句:“回来了”,那时我不懂,怪爸爸没有来接我,后来我明白了,爸爸是让我早一些自立,不要什么事都依靠别人。爸爸虽然我很严厉,但是他给我的人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我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时间过得很快,我小学毕业了,升到了中学,又开始了新的生活与学习。

中学阶段:进入中学,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不变的是天仍那样的蓝,树仍那样的绿,花儿仍是那样的鲜艳。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一切都变得熟悉了,校园不再陌生。同学和老师也都成了好朋友,于是走过了陌生.一切都变的快乐起来了。中学的生活主要是学习,那时,我最讨厌的就是英语课,从第一节开始的时候,我就深深地讨厌上了这门课.我还为自己找了个满意的借口:“我相信我很爱国,所以我不学英语”。但是迫于某种压力和形势,我又不得不学习。为了高考,学校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因我家离学校有点远。白天不觉的怎么样,蹦蹦跳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不同了,过一片玉米田地,翻一座山岭,而过山岭是很恐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高过人的树林。风吹来,簌簌作响,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的鸣叫,令人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一些淡淡的

月光,洒在青石路上,稍微可以轻松些;若遇伸手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像兜着一只小兔,这时就想起妈妈的话:“将头顶的头发往后梳,露出亮堂堂的额头来,这样就增加了自信。”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晚上补习归来的路上,一片漆黑,刚过山岭,便见前面不远处有个火点在移动,便无端想起了“鬼”来,这时,我便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胆量是锻炼出来的”。使我自信起来了,我加快了步伐,想赶上那团火,结伴过岭。谁知我们的步子加快时,那团火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这时我想起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的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那团火也慢了下来,始终与我保持着几米的距离。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摸额头,却是一把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团火便在我面前消失了。回到家中,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却不以为然的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晚的鬼火那其实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有啥害怕的。以后我每次夜晚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那团火在我的面前移动。虽然害怕,但我状这胆子跟在后面,他始终没有伤害于我,但却照亮了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那天,我告诉爸爸,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到走夜路的快乐了——万籁寂寞,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是消失了。毕业后,妈妈告诉我,那是爸爸打的火把。

高中阶段:那年我考进了县一中,当我背起远行的背包踏上寻梦的远途时,妈妈跑前跑后,忙里忙外,一会儿缝缝补补,一会儿唠唠叨叨,有时我会觉得妈妈很烦琐,甚至会生气抱怨妈妈的唠叨,妈妈会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尴尬地缩回去。可没过一会儿又忘记了刚才的一切,贴在你身旁关心个不停。当看着我远去的背影时,泪水早湿了那皱纹深深地脸庞,爸爸躲在那隐隐的墙角,用手不停地擦着眼角的泪水,因为爸爸怕子女看见那伤心的一幕,怕子女带着不安远行。爸爸是从不在子女面前流泪的,有泪大多数是往心里流的,即使流出来了,也不会让我看见的。“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带大,山里的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份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时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这就是对父亲对父爱最纯朴的写照。当爸爸的白发一天天增多,爸爸的身躯一天天弯下去,我可曾想过,可曾用心去想过爸爸妈妈为我操劳了一辈子,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而作为子女的我为我最挚爱的爸爸妈妈做了什么呢?在儿时我的理由是我太小,还没有能力为爸妈做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我该为爸妈做些什么的时候了,可我也到了为自己的事业打拼的时候了,到了为梦想而远离爸妈,将孤独的爸爸妈妈留在千里之外。到头来还是不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如果说我们每天奔波,没有时间给远在千里、时时刻刻思儿盼女的父母亲通一声问候的电话,那只是一个

谎言,只是一个借口。虽然我们不能时时刻刻陪在父母身旁,但我们应多抽时间,常回家看看孤独的父母亲。他们所需要的不是子女能为他们做什么,而是子女的一声问候,想时时刻刻知道子女平安。需要的是子女报一声平安。我们与父母之间需要的不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更需要的是儿虽行千里,但时时刻刻牵挂父母。

父母的白发越来越多了,心灵越来越孤独了,需要的是我们时时刻刻的陪伴,声声的问候。现在,到了我们给父母创造安逸生活环境的时候了,应该做到少让父母担心,别让父母孤独,多让父母开心,是我们现在给父母最大的回报。

愿天下的父母平安度过每一个春秋。

篇二:《大学生个人成长报告》

大学生个人成长报告

11215030216彭方园

摘要:时间如白马过隙,年华瞬间斑驳,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走过了20多个念头。通过心理健康这次作业,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心理健康课是对我们很有用处的一门课程,通过对它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定义心理这个名词,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正确地去面对失败与挫折,如何培养和塑造人格和意志品质,知识非常全面透彻。我认为这次的自我分析对于我非常重要,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会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上初中之后,大多一人在外读书,但父母从不松懈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和帮助,使我一直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说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特别是我的父亲,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男人,不但事业有成,生活中更是一位慈父。如果一定要我说出一个我最崇拜的人,那就是我的父亲。他坚强、乐观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激励着我。就这样,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始终是在掌声和鲜花中度过的,那时的成长道路可谓一帆风顺。刚入高中,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不变是,天仍那样的蓝、树仍那样的绿、花儿仍是那样的鲜艳。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一切都变得熟悉了,校园不再陌生,同学和老师也都成为了朋友。于是,走过了陌生,一切都变得快乐起来了!中学的生活主要是学习,那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英语课,从第一节开始的时候,我就深深的讨厌上了这门课,还为自己找了个“满意”的借口:我相信我很爱国,所以我不学英语。现在想起来真是可惜,长大了还是得学。中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单纯的,不过由于正处在青春期,男女之间彼此并不怎么来往,往往喜欢一个人却老是和她作对,喜欢她却老在别人面前说她的坏话。现在看来,这也是青春期的一个特征,出现对异性的好感和接近异性的欲望。又由于环

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感不得不被压抑,还要在他人面前进行掩饰。中学的生活是忙碌的,又是单纯的,在开心中我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活,结束了我的单纯生活。在经历高考这个人生重大的转折点前,由于高中生活紧张而充实,但我却陷入地谷,后来才发现初中的学习只是自己耍小聪明,靠考试的突击来学习,而没有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学,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基础知识。所以与其他同学的成绩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渐渐的觉得老师没那么关心自己了,不再那么受宠爱了,不再那么骄傲了。想赶上却找不到前进的动力。觉得自己很很失落觉得自己很没用,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相信自己,还不能放弃。我决定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

迈进高等学府之后,接触的人和事大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在如饥似渴的汲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我开始学着用相对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也许这就是所谓成长吧!此后,我渐渐拥有了成人的感觉――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相反它却隐含深远的意义。今天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大学生涯的头一年,也使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了心理这个领域。在学校这个群体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但也有着共同的群体特征,比如文化水平较高等特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是表露个人才能、表现个人特征的领域,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和规范影响下促成个体社会化的领域。在一个组织中,群体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基本单位。认识并注重这一点,对于我今后进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我的基本的人生观: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无论是在高中,还是现在的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读很多书,并积极参加活动,然后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

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自己。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么多年来,我形成了善良、宽容、单纯和积极向上的品质,也恰恰因为这些良好的品质,使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有着良好的人缘,得到了太多人的关爱和帮助。但也正是因为周围家人、朋友的宠爱,使得我在生活中有一些理想主义,同时又有些依赖性。因此,朋友们对我的评价是善良、开朗、单纯,他们总是批评我太过于理想主义了、太傻了、不够圆滑。我个人对此部分赞同,我觉得自己有时候的确应该变得现实一些、聪明一些、圆滑一些,但绝对应该要分时机、场合和对象。

我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即使一个人作恶多端,我也相信他一定是有着一些可以被宽容和理解的理由的。也因此,我总是更容易能够理解和谅解他人。

三、评价:

同学眼中的我:开朗,有幽默感,真诚对人,较积极面对生活。批评:没有恒心,有时候很懒,很急躁,没有什么创造性。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生气。

四、结束语:

曾听说过:在大学里先学作人,其次是作学问。也在大学生活中体会和实践着这句话。逐渐的发现一个人对生活的价值,于是不断鞭策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当面还需要加强,第一,坚持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与伟大的灵魂对

话,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提高。终身学习确定自己的目标。第二,学会取舍,宽容他人,第三,完善人格,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三:《个人成长经历》

班级:2011211101学号:2011210006姓名:程基誉

个人成长经历

我的成长经历很简单,但却是充实的,因为充实而快乐着,因为快乐而幸福着。简单的人生也有它的精彩,平凡的生活也能彰显它的辉煌,平淡的精彩也能突出它的伟大。九月,大学校园热闹非凡,年轻兴奋的面孔处处可见,新入学的同学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经历了十年的寒窗苦读,熬过了漫长的黑色七月,终于盼来了那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迈入大学校园,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习任务十分艰巨,既要学专业知识,也要学专业外的知识;要学科学研究方法,也要学实验、技术操作;既要学做事,也要学做人。

大学,当我正式进去之后,我开始找不到方向,我拥有太多的自由时间,却无从分配,过去的12年教育都是被教育的,我被作为学生被要求学这些,学那些,我不用去考虑为什么而学,学了之后又什么用,但这些问题现在确实我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我说到底确实不是很认真,说到这里我还是感到很羞愧的。在大一的一年时间里,学习不是很认真,导致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也让我学到了许多。

第一,自律能力,在大学,可以说完全靠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学会了利用好课余时间,要重视时间资源,要安排好时间为自己服务。经营学专家皮特·保罗卡教授说:“只有时间才是惟一最缺乏的资源,如果不管理好时间,则无法管理其他的任何事物。”

第二,自立能力,在大学没有了父母的监督和照顾,什么事情都必须我们自己完成。我学会了自己合理的安排时间,能够在生活上自己照顾自己。让我更加的独立了,能让我在今后更好的生活。

第三,社交能力,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同样会涉及到自身的能力问题。在大学期间,我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在以前我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我不善于交谈。但是在大学期间我开始变得活跃一些了,在校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争论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善于与人交际,我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剩下的大学期间我希望我能学会更多地知识和获得更多的能力。首先,我需要好好学习,把学习成绩提高。其次,提高我的交际能力,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发展。最后,我希望我会过一个快乐,没有遗憾的大学生活。

篇四:《大学生健康教育必修课个人成长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课程论文

题目:个人成长报告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姓名:

学号:年级:12级

评阅老师:

日期:

成绩:

大学生个人成长报告

姓名:

学号:

回顾往昔,经历了一路的风风雨雨,有过许多的挫折、委屈和悲伤,但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欢声笑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的人生更加的绚丽。

童年时期的经历和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的童年是快乐的,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在给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也给了我一个自由的童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村人,他们除了让我好好学习,做好作业之外,基本不会强迫我做什么事。由于村子里同龄比较多,我们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后,经常在一起玩。而且,在周末经常到山上到处跑,有时候到河边玩水。我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更加的自由。

初中大概是我的第一个转折点,刚进入初中离开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庄,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心里始终有点害怕。初中的生活,由于平时住在学校里,父母不在身边一切的事都要自己解决,心里也老是有点忐忑。但慢慢的,我开始和那的一切熟悉起来,才发现,其实那并不可怕。虽然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但也总会慢慢熟悉的,在熟悉的过程中,也让了开始慢慢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相处。在初中的生活中,我也结识了许多的好朋友,虽然我们现在在不同的地方,但是那个时候经历的点点滴滴,我们都无法忘怀,那一份最纯真的友谊我们都深深的记在了心理。

如果初中是我第一个转折点,那么高中就是我第二个转折点。由于中考的不理想,我进了一所普通高中,又是陌生的环境。不过欣慰的是,我的许多初中同学也进了这所学校,所以并不算特别的陌生。高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开始文理分班,由于个人的性格和各科目的成绩,我选了理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周围的人又渐渐的熟络了起来,虽然学习也是十分枯燥、忙碌,但还没有太过于紧张,大家就这么跌跌撞撞的就到了高三。到了高三,就再也不复以前了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都忙忙碌碌。做不完的习题,没完没了的考试,为的就是一个目标,考大学。我们近乎安于那种枯燥的生活,因为我们憧憬大学,每次听老师给我们讲大学,我们都非常的兴奋,觉得大学生活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大学,是我们熬过那段枯燥生活的精神信仰,虽然,高考并不理想,但最终我还是如愿以偿的来到了大学校园。

虽然我刚来到大学,但我已经从别人和周围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

复杂,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地区,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矛盾难念就会产生。同时在上大学之前的那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实现一个人的价值需要不断鞭策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修养,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因此,除了每天和周围的人们交流,多多相处之外,就是在多读书,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提高,并确定自己的目标。

大致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经历,也重新的审视了自己,重新的想了一下自己的缺点。到了现在为止,自己的性格还是比较内向,不善于和周围的人们进行交流,这也使得自己的人际交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