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言警句素材>有关清正廉洁的的名字

有关清正廉洁的的名字

详细内容

篇一:《清正廉洁名言警句》

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财欲是只虎,色欲是柄剑。

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贤内助兴夫兴国荫及后代;贪内助害夫害国殃及子孙。奢欲贪俭生廉。

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理想信念不动摇,拒腐防变根扎牢。

世上黄金贵,清廉价更高。

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不勤,无以成就事业;

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1

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勤与廉相连,奢与腐相通。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清白做人,才能轻松做人;清白做官,才能轻松做官。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廉洁,公务员的护身符。

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清廉,洁如冰。

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平安。

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2

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欲虽不可去,求应有所节。

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清正廉洁官本份,执政为民党根基。

一心为公是政理,贪权谋私有祸根。

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

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执政为民。

慎始,勿被蝇头小利所惑;慎终,勿让正气名节不保。手莫长,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拥有国姿天香,而是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只是一时的风光,但他的代价却是一生牢狱生涯。

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预防、查处齐抓。

放私欲、财欲、损国害己抓党纪、政纪严惩腐败。

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廉洁从政;教育和惩戒腐败违纪行为利国为民。

3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浩然正气,展示红盾风采。廉洁自守能提升生命价值,放纵私欲是自毁锦绣人生。执法公正心坦然,清廉不贪自从容。

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头顶国徽,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肩扛红盾,为人民服务自警自励。

依法行政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置身商海应清正廉洁自警自省。

工商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剑。

固本清源,反腐倡廉。

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您的参与。

预防职务犯罪,人人有责。

依法惩治腐败,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创反腐倡廉新局面。

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严格自律出廉政,服务创新谋发展。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则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一切。

4

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清正廉洁格言。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权力和廉政相加等于服务,权力和贪欲结合等于自毙。

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根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刃。

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人才是压出来的,高效率是严出来的。

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半点腐败的念头。蚁穴失察必崩大坝,小贿不拒定成巨贪

5

篇二:《关于清正廉洁的古今名言警句》

[古代廉吏治家故事]

书诫训子

唐朝宰相房玄龄世代居官,其父房彦谦“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他对房玄龄说:“人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房玄龄继承其父素俭清白的家风,深得皇帝李世民器重,任宰相15年之久,位高权重,其女为王妃、子为驸马。房玄龄为官谨慎,他专门搜集古今名人家训,逐条书写在屏风上,用这些家训来约束子孙后代的行为。

家训勒碑

宋代包拯认为清廉是为人做官的根本。他曾写了一则《家训》刻在石碑上,立在庐州老家的堂屋前面。全文如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廉政格言警句]

用真心汇成凝聚力,用真诚造就向心力。

欲除烦恼须无我,想求安康莫贪心。

官是舵手,公正为桨,廉洁为舵,勤政为帆。

识大体保勤廉为官硬硬朗朗,顾大局守规矩做人堂堂正正。

诚信是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它比第一张身份证更为重要。

第一张失去了可以申请补发,第二张丢失了,则人格殆毁。

清贫与富有本身都不值得赞美,值得赞美的是在清贫和富有面前,都能挺直腰身,保持尊严。

公生明,廉生威。

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功利千秋;两袖清风,勤政为民,名传万古。

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己为人不值一文。领导干部搞一次特殊,就失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

手莫伸,心莫贪,嘴莫馋;脑要清,脚要勤,胸要宽。德高方能聚人,公道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

心清才能志高,心浊必然气短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俭以廉之本,奢为贪之源,戒之慎之。

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源洁流清不难成素节,形端影直最易见丹忱。

为国为民,流芳百世;贪财贪色,遗臭万年。

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垂名青史

共守勤政廉洁美德,永葆家庭平安幸福。

贤妻常念廉政经,好夫为民事业兴。

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

夫贵妻荣,妻严夫廉。

家有贤妻,胜似黄金。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

家庭应该是廉洁的港湾,而不应成为腐败的漩涡。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战国《孟子·滕文公上》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滕王阁序》

口贪得饵,终将为钓者所虐;翅缚重金,永不能振翅高飞。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误;同清正廉洁“长相守”,方可成才。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金]元好问《元遗山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岳飞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宋]朱熹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战国]《荀子·正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宋]苏轼《范增论》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宋]邵雍《男子吟》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腾王阁序》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言行汇纂》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清·朱圭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廉吏无宦乐,达人不折腰。--古格言联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清·周凤楞

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为羞。----明朝某吏部自署门联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明·袁崇焕联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古格言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清·纪昀

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清·姚步瀛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桂林抚署联

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柳州侯祠联不爱钱,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将名言,贪婪者跽跪;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杭州西湖岳墓联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巧机械,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明·洪应明《菜根谭》

心能辨事非,往事方能决断;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篇三:《清正廉洁的名言》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

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清〃朱圭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

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廉吏无宦乐,达人不折腰。

----古格言联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清〃周凤楞

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为羞。

----明朝某吏部自署门联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明〃袁崇焕联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古格言联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清〃纪昀

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

----清〃姚步瀛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桂林抚署联

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柳州侯祠联

不爱钱,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将名言,贪婪者跽跪;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杭州西湖岳墓联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巧机械,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明〃洪应明《菜根谭》)

心能辨事非,往事方能决断;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明〃洪应明《菜根谭》)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汉《淮南子〃兵略训》)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战国《孟子〃滕文公上》)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滕王阁序》)

口贪得饵,终将为钓者所虐;翅缚重金,永不能振翅高飞。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误;同清正廉洁‚长相守‛,方可成才。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元遗山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战国]《荀子〃正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范增论》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宋]邵雍《男子吟》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腾王阁序》

篇四:《关于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局》

关于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局

最佳答案

法·巴尔扎克]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查看

[富兰克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查看

[拉蒙纳斯]良心是公正廉洁的法官查看

[林逋]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查看

[书摘]贪污者,必以廉洁者为不是;趋竟者,必以恬静者为不是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春秋]《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

[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宋]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宋]朱熹: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法.安格尔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法.居里夫人

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俄.车尔厄雪夫斯基

不贪为宝。——左丘明

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老百姓)话短长。——于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刘向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徐特立

廉者不求非其有。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刘向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美.爱因斯坦

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法.巴尔扎克

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

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邪恶攻不破.

学苏琼,置瓜梁上,誉声传万代;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用人要公正,做人要身正,作风要清正,为官要廉政.

贪如水,不遏则自溺;欲如火,不禁则自焚.

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

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廉洁如水,来不得半点污染;奉公如蚕,吐不完一身正气.

处逆境时要明志,立顺境中要拒腐.

爱国奉献明礼守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崇勤尚俭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洁治国顺天下.

廉而正,生命如垒石积山让后人景仰;贪亦邪,行为似蝼蚁蛀堤为世人唾讽.廉,取所当取,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公,用所当用,人民权力绝不滥用.

惟俭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俭.

古代“砥廉诗”浅析

诗是传统文化的菁华、文学艺术的奇葩。孔子云:“诗言志也”,古代现实主义诗人们,述理明志,讽贪刺虐,写下了大量的“砥廉”诗作。从现存“廉诗”来看,题材不外“咏廉”、“刺贪”、“自勉”、“尚朴”、“述害”、“陈利”、“身言”、“轻财”、“物喻”、“讽世”十个方面,下文试对历代“砥廉诗”作简要分析。

一是咏廉。“公生廉,明生威”,自古以来,廉政作为一种道德,一份操守,一直为人深情期待和吟咏着。宋代歌谣《襄阳人歌》:“叶光化,丰谷城;清如水,平如衡。”,光化县令叶康直,谷城县令丰稷,均行善政,百姓便撷取“水”、“衡”两种意象来歌颂他们的清廉、公正;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亦写到:“吏肃唯遵法,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百姓尽安眠。”,同样深刻反映了百姓对清廉政治和安居乐业的渴求。

二是刺贪。“贪”为“廉”之反,历来为人所不耻,明代有诗:“来如猎犬去如风,收拾州衙大半空,只有江山移不动,也将描入画图中。”,生动描绘了一个贪得无厌的知府形象,令人忍俊不禁中生出愤慨悲凉;“鸡鸣喈喈,鸭鸣呷呷,县尉下乡,有献则纳;鸡鸣于埘,鸭鸣于池,县尉下乡,靡有孑遗;鸡既烹矣,鸭既羹矣,锣鼓鸣矣,县尉行矣”,这首宋代歌谣仿照《诗经》句式,对贪得无厌的县尉作了尖锐的批评。

三是自勉。历代“砥廉”诗中,不少是作者歌咏自勉的,如北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道出了他立身的准则,坚贞的操守;又如郑燮《题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幅夜雨听竹图,描摹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深夜辗转不寐的廉吏形象。

四是尚朴。“奢”与“贪”相生相伴,诗人们往往推崇简朴的生活,如明代沈贲《讽兄》:“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可罢休;何事长事子孙计,瓦盆盛酒木棉裘。”,意指简朴持家方能长久;又如于谦《题画诗》:“青紫均沾雨露恩,一团生意淡中存;食前方丈倘来物,大节还须咬菜根。”说的也是嚼得菜根百事可为的道理。

五是述害。《古诗源》辑有汉代古诗:“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先以甘瓜与苦蒂、美枣与荆棘为喻,继以“利”字之右侧刀为诫,告以甘苦、美刺、利害相关联的警示;另唐诗云:“贪人好聚财,恰如枭爱子;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则以枭爱子,子食母形象阐述了贪多聚财,财多害己道理。

六是陈利。元代吉雅漠丁《题画竹为董文中赋》:“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以竹为喻,巧用双关,以清白与好友共勉,暗藏了清廉可致平安的道理;明代冯梦龙诗:“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以恬淡人,无营心自足。”,亦是劝导人淡泊名利的佳句。

七是身言。“砥廉”诗中不乏现身说法之作,如唐代陈璠《临刑诗》:“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宿州太守陈璠临刑索笔之作,道出其悔愧已晚的心声;又如宋代陈必敬《过钓台》:“公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既颂扬了严子陵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也暗喻了对自己逐名追利的羞愧心情。

八是轻财。贪奢皆缘“钱财”起,诗人们用辛辣的笔触对“金钱”作了大量尖锐的讽刺,如元代贡师泰《古意》:“黄金本何物,举世相纷争;贱者可以贵,死者可以生。”,深刻揭露和批判了黄金的特殊权力;又如明代袁宏道《读<钱神论>》:“闲来偶读《钱神论》,始识人情今益古;古时孔方比阿兄,近日阿兄胜阿父。”,巧借钱的别称,讽刺了当时淡漠的世故人情。

九是物喻。诗人常常借物以言清廉之志,如明代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石灰象征自己清白的操守;又如清代郑燮《竹石》:“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