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困境话题的写作素材
详细内容
'
一、名言警句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盂轲
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3、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
人才来。——徐特立
4、一个人总是有些糟糕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
,人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郭沫若
5、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
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张海迪
6、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
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巴尔扎克
7、在艰苦的日子里要坚强,在幸福的日子里要谨慎。——高尔基
8、在苦闷的时候,一个人自以为一切都完了,殊不知一切还都要开始
呢。——罗曼?罗兰
9、一切不幸都是可以忍受的,天下没有逃不出的逆境。——屠格涅夫
10、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海伦·凯勒
11、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来学习的
。——爱默生
12、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
。——培根
13、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雨果
14、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
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契诃夫
15、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泰戈尔
二、故事素材
1、司马迁忍辱发愤著《史记》——逆境中依然发愤实现志向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青壮年时期曾经游历全国各地
,以接触社会、体会民情、考察史迹。同时,他还向前辈学习各种历史
知识。后来他继承父职作了太史令,阅读了国家珍藏的许多古代文献。
在此基础上,他开始秉承父志撰写《史记》。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
候,发生了李陵事件。司马迁秉公直言,惹恼了汉武帝。为了免除一死
以完成《史记》的写作,司马迁强忍屈辱,接受了世间最残酷的“腐刑
”。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
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古人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
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身心备
受摧残、忍辱含垢生活的司马迁深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他决心以残烛之年,完成父亲要他完成的史书。经过六
年的囚禁生活,征和元年(公元前93年)终于出狱。武帝对司马迁的
才能还是爱惜的,任命他为中书令。从此他埋首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2、苏东坡被贬谪——逆境中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苏东坡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书、画俱佳,是中国历史上难得
一见的旷世奇才。苏东坡自云:“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
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可是封建官场之于他,注定是失败
的地方,那不是因为他不懂官场,而是懂得太多,他痛恨那种无益的党
争,屡屡在关键时刻吐露真言,因此他被当政的各派视为持异见者,频
繁遭到贬谪,苏轼的无奈也是历史的无奈,是封建制度下的必然结果。
难得的是苏轼坦然接受这种厄运,他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
天下”,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以其达观和智慧,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
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升沉之间,留下了2700余首诗,300多首词,
800多通书信,各种文章数以千计,被赞誉为“不可救药的文人”,创
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
3、打不倒的小个子——在逆境中要有乐观的精神
“叱咤风云,戎马一生,三落三起,扭转乾坤。”用这话来形容邓小平
一点都不为过。历史上,几乎没有政治人物像邓小平一样三次被打倒又
三次站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邓小平受到错误批判。
1969年10月,他作为“死不悔改的走资派”被下放到偏僻的江西进行“
劳动改造”,度过了一段寂寞艰苦的岁月。三年零四个月后,第二次被
打倒的邓小平重新崛起,由江西返京。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回忆录中写
道:“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父亲也从未放弃和绝望。”“文革”
结束后的1977年,这个被西方媒体称为“打不倒的小个子”以73岁的年
龄又一次复出,将中国推上通往繁荣和富强的快车道。从“不管白猫黑
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到“发展是硬道理”和“致富光荣”,邓小
平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务实精神改变了千百万普通中国人的命运。这位
“打不倒的小个子”,书写了政治人物中的一个传奇。“如果对政治上
东山再起的人设置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该奖的金牌。”邓小
平这么说。“我之所以能经受如此多的打击,是因为我是一个乐观主义
者,我从不失望。因为我知道,政治犹如大海的波浪,人在上面时而上
,时而下……”邓小平这么说。
4、肯德基老人的故事——逆境是新的机遇
卡耐尔·桑达斯是肯德基炸鸡的创始人。随着6岁时父亲的去世,卡耐
尔曲折的一生开始了。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补贴家庭支出,他开始当
起农民,进行田间劳动。卡耐尔性子暴烈,是个不实现自己的愿望绝不
罢休的人。这种固执的性格,总成为他与别人争吵的原因,他为此不得
不多次变换工作。他自己经营带有餐馆的加油站,但是由于加油站前的
那条道路变成背街背巷的道路,顾客剧减。65岁时,卡耐尔不得不放
弃了餐馆。然而,卡耐尔并未死心。他想到手边还保留着极为珍贵的一
份专利——制作炸鸡的秘方。现在,他决定卖掉它。为了卖掉这份秘方
,他开始走访美国国内的快餐馆。他教授给各家餐馆制作炸鸡的秘诀—
—调味酱。每售出一份炸鸡他将获得5美分的回扣。5年之后,出售这种
炸鸡的餐馆遍及美国及加拿大,共计400家。当时,卡耐尔已经70多岁
。1992年肯德基炸鸡的连锁店在全美达5000家,海外达4000家,共计扩
展到9000家。
5、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在痛苦的逆境中汲取营养
j·k·罗琳是一个命运不济的人。大学毕业后,她在伦敦漂泊,靠打零
工糊口。一次,她去曼彻斯特寻找大学时的男友,却未能找到,只好乘
车返回伦敦。在火车上她闷闷不乐,当她看着窗外那可怜的黑白花奶牛
时,她想到有一列火车载着一个男孩去巫师寄宿学校的情景。于是一个
灵感一闪:一个小男孩在得到魔法学校邀请前,并不知道自己就是个巫
师。但是她没有带纸笔,只好闭上眼睛,把浮现在脑海中的每个想法和
细节都记住。回到家,她再把在火车上所想到的写在一个廉价的小本子
上。很快,这样的小本子就装满了一鞋盒。她决定要写书。后来,她与
葡萄牙的一名记者结了婚。但很不幸,最终丈夫抛弃了她,她带着出生
仅4个月的女儿去了爱丁堡。在妹妹的帮助下,靠政府的租房补贴租赁
了公寓的一间卧室,她便在厨房的桌上完成了第一部作品的手稿。后来
她就总在她妹夫公司的一个咖啡厅里继续她的创作,在女儿熟睡的时候
,专心她的写作。就这样,1997年6月26日,她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了,
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这就是畅销书科幻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1998年、1999年、XX年和XX年这个系列小说的后四部陆续推出,
一股“哈利·波特”的热潮在全世界迅速生成。如今,她的作品已被译
成60多种语言,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销2亿多册。
6、安徒生的苦难生涯——逆境中也可以成才
18XX年,欧登塞城的一个贫苦鞋匠家里诞生了一个看上去平凡得不能再
平凡的男孩子,他,就是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童话之父——安徒
生。小时候,请不起老师,父亲就给他上课,教他哲理,让他懂得了世
间情怀,懂得了怜悯,也懂得了写作。11岁时,父亲病逝了,酷爱文学
的他,独自一人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始了在艺术领域的拼搏生涯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的才华释放了出来,获得了免费就读
的机会,这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青年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5年后,
就在1828年,他升入了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没有工作,主要靠稿
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
贴。从此,他开始专注于童话创作,一篇又一篇的优秀作品接连不断地
问世,事业一次次达到高峰,但他的生活却一直处于低谷。他的一生都
是在逆境中度过的,自幼贫穷,早年丧父,终身未娶,贫穷,孤独,悲
痛的窘境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他;也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顽强的拼
搏中度过的,他不断地与命运周旋,抗争着。他的作品为世间带来了一
丝温暖,为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欢乐,自己生活在寒冷的冬天也在所不
惜。
7、塞万提斯创作《唐·吉诃德》——伟大的作品诞生于艰苦的环境里
塞万提斯于1547年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很小的
时候就不得不经常跟父亲四处奔走谋生。他22岁参加西班牙军队。结果
在一次与西班牙的海战中,他不幸身受重伤,左手致残。1575年离开军
队,回家途中却不幸遇到摩尔人海盗,他被抢到阿尔及尔作为奴隶出卖
,有过一言难尽的痛苦和艰辛。一直到1580年,他才被父母赎身获得自
由。为了生计,塞万提斯在海军中充任军需职务,后来却因涉嫌挪用公
款案,蒙冤入狱。三个月后,无罪释放,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好工作,丢
掉了几份好差事,一家的生活没有着落,重又徘徊在饥寒困顿中。当时
一家七口人挤在一所下等公寓的小房子里,楼上是妓院,楼下是小酒楼
,白天晚上都十分的嘈杂和简陋。但正是在如此嘈杂和恶劣的条件下,
他在狭窄的过道上放一张极为简单的书桌,从事《唐·吉诃德》的创作
,并一举成名。
8、诺贝尔的亲情——逆境中需要有亲人的理解和支持
诺贝尔奖是全球的最高荣誉,它的创建人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从小就立志
要献身科学,经过生与死的拼搏,终于成为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诺贝尔
的父亲是一位科学爱好者,对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全面培养孩
子,他鼓励诺贝尔三兄弟从小学习各种科学技术,并历尽辛苦创造条件
让孩子接触世界。诺贝尔16岁时,被父亲送去周游世界,学习新的科
学技术。父亲在军械工厂的实验,让诺贝尔萌发了研制新型炸药的念头
。1864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座
工厂被大火吞没,30岁的诺贝尔硝化甘油的爆炸试验再次失败,他侥幸
获救。这次惨败,使得诺贝尔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和4名助手惨遭不幸
。诺贝尔的母亲悲痛欲绝,父亲因此而半身瘫痪。警察当局严禁他恢复
工厂;市郊再也没有人敢租地给他做试验;原来的助手离他而去……但
是,这一切并没有把诺贝尔难倒,父亲的鼓励给了他极大的力量,他把
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经多次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9、自己帮自己“站”起来——逆境中的大写人生
他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他的腿一点都不能动,必须坐在轮椅上。但是
,他讨厌整天依赖别人把他从楼上抬上抬下,便晚上一个人偷偷地练习
独立行走。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来,挪到台阶上,然后再把
腿拖上去,就这样一级一级艰难地爬上楼梯。一次,他母亲发现他用这
种方式爬楼梯,就心疼地说:“你这样在地上拖来拖去,给别人看见了
多难看。”他却回答说:“我必须面对自己的耻辱,我必须自己帮自己
‘站’起来!”这个自己帮自己“站”起来的人,就是罗斯福。后来,
他就是靠着这种自己帮自己“站”起来的精神,“站”到了美国总统的
位置上。
10、巴尔扎克的手杖——困境激励人生
毕业后,巴尔扎克在选择职业方面与父亲发生了矛盾,父亲想让他做医
生,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巴尔扎克坚持自己的理想——当一名作家
。不久后,与父亲的关系彻底硬化,他的父亲也不再提供他任何生活费
用了、巴尔扎克只能靠微薄的稿费度日,但寄出的稿子大多被退回,他
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每天只能吃着干面包,喝着白开水画饼充饥。也正
是在这么艰苦的日子里,他竟向朋友们借钱、破费买了一支价值700法
郎的镶有玛瑙的粗大手杖,上面刻着“:我将粉碎一切困难!”一直以
来,正是这句气壮山河的话支撑着、激励着他。后来,他果然将一切困
难踩在脚底,成为了一名举世瞩目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