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散文大全集
详细内容
篇一:《中国经典散文欣赏精选版》
中国经典散文欣赏精选版中国经典散文欣赏精选版江山依旧
中国经典散文欣赏精选版
编辑:山间溪流
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如品一杯茗茶,馨香淡雅而令人回味无穷。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选集列表
中国名家散文选集列表
中国名家散文选集列表
朱自清经典散文选集
巴金的经典散文选集
张爱玲经典散文选集
郁达夫经典散文选集
林清玄经典散文选集
季羡林经典散文选集
史铁生经典散文选集
张抗抗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周国平散文选集
老舍经典散文选集
李广田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罗兰散文选集
张洁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亦舒散文选集
钱钟书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张晓风散文选集
徐志摩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张悦然散文选集
丰子恺经典散文选集
邵燕祥散文集
张承志散文随笔集
孙犁散文集
林语堂经典散文选集
冰心的经典散文选集
贾平凹经典散文选集
余秋雨经典散文选集
池莉经典散文选集
毕淑敏经典散文选集
王蒙经典散文选集
冯骥才经典散文选集
余光中经典散文选集
杨朔经典散文选集
林徽因经典散文精选
莫怀戚经典散文选集
作家萧红散文选集
作家张小娴散文选集安妮宝贝作品选读
作家三毛散文选集
鲁迅经典散文选集
沈从文经典散文选集莫言散文作品选编
汪曾祺散文集
宗璞散文集
二:中国现代精美散文选读中国现代精美散文选读中国现代精美散文选读荷塘月色: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海上的日出巴金
鲁迅文:秋夜
更衣记张爱玲
谈女人张爱玲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书海茫茫余秋雨
这里真安静余秋雨
李广田:回声
杨朔:茶花赋
老舍:又是一年芳草绿老舍:我的母亲
张抗抗:故乡在远方张抗抗:守望西湖的青藤柔和毕淑敏
毕淑敏:素面朝天
人生三境界:池莉
话语是一个美丽的陷阱:池莉池莉:熬至滴水成珠林徽因:悼志摩
林徽因:蛛丝与梅花莫怀戚:散步
亦舒:假如丈夫有外遇
张小娴:幸福总被思念所淹没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张悦然:这年冬天的家书爱的履历梅洁
散文:人就这么一辈子刘墉散文欣赏:染绿的声音(徐迅)榕树,生命进行曲(刘再复)
人生没有失败窦建东有梦才有远方
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人生不售回程票.张玉庭淡写流年王充闾
染绿的声音(徐迅)经霜的历程王安雄月桂树上的花冠宣儿羡慕王晓冰
想找个理由吵一架子昭爱情是什么徐晓健散文欣赏:聆听的微风渴望苦难马丽华
拥有绿色的心赵永鸿心留余白祝勇
散文选读:生命之树也有落叶散文选读:请你把脚步放轻些散文选读:夏季不浪漫再谈面子:艾思奇说隐逸:阿英
清贫:方志敏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春:朱自清
朱自清名篇:绿
人类文明的勃兴:·林语堂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秦腔:贾平凹
丑石:贾平凹
谈生命:冰心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周国平:平淡的境界周国平:等的滋味冯骥才:珍珠鸟
冯骥才:黄山绝壁松王蒙:苏州赋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合欢树
清塘荷韵季羡林
季羡林:听雨
林清玄:浴着光辉的母亲林清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罗兰:写给秋天
挖荠菜:张洁
篇二:《《林语堂经典散文全集》精彩摘录》林语堂精彩语录
——摘自《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个人彻悟的程度,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凡艺术,一方在于作者,一方在于观者,靠的是二者相感相应。《看电影流泪》
一个自然人必然会爱他的子女,但是只有受过文化洗礼的人才会孝养父母,敬爱老年。《乐享余年》
旅行的真正动机应为旅行以求忘其身所在,忘却一切包括自身。《论游览》
中国历史,每八百年必有王者兴。《中国的国民性》
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智慧的人绝不是劳碌的。《中国的休闲理论》
东方人须向西方人学习动植物的全部科学,可是西方人须向东方人学习怎样欣赏花鱼鸟兽。《论肚子》
一个民族产生过几个大哲学家没什么稀罕,但一个民族能够以哲理的眼光去观察事物,那是难能可贵的。《人性之研究》
中国和平主义的根源,就是能够忍受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相信在天地万物的体系中,在大自然动力和反动力的规律运行之下,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做着傻子。《谁最会享受人生》
如果一个人离开城市,到山中去过着幽寂的生活,那么他也不过是第二流隐士,因为他还是环境的奴隶,城中隐士才是最伟大的隐士。《谁最会享受人生》
世上本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事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读书的艺术》
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读书的艺术》
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读书的艺术》
读书有两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一样多的。《读书的艺术》
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国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者,这是一个人认知发展商最重要的事情。《读书的艺术》
花在热闹场中一开,使万山丛林里也开,甚至使生于枯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也开。花只有一点元气,在孤崖上也是要开的。《孤崖一枝花》
严肃终究不过是努力的标记,而努力又只是不熟练的标志。《论幽默感》
篇三:《中国近现代史上文笔最好的十位作家》中国近现代史上文笔最好的十位作家
前些日子韩寒说巴金的文采很一般。从读者的角度看,他的观点很多人都赞同。不管一个人地位有多高,一个人的文笔并不和地位成正比。处在白话文童年时期的人,可能是大师,少见经典作品。人们都喜欢文笔好的作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红楼梦》也推崇“词藻警人”的《西厢记》。作为读者,肯定有自己的欣赏口味。一个作品,文笔好就是好,如白开水一样的文学作品,不会讨人喜欢,也没必要因为谁名气大就非得说他的作品好。
可中国作家中确实有文笔好的。谁是中国白话文方笔最好的作家?五四后的那代人为白话文做出了贡献。鲁迅、郭沫若、巴金、冰心,我们读着他们的作品成长,在我们的心中,谁的作品什么样子,我们还是能看出一点好坏来。
五四那代作家,他们或小说、或杂文、或诗歌、或散文、或翻译,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我们的现代语文就是从他们那儿开始的,普通话是以他们的作品为基础的。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有了无数的白话文作家,向我们展示现代汉语的精彩。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学科得以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讲述,人们可以更便捷地接触文学艺术政治法律。五四以来的那代作家,是白话文的首创者,他们汲取文言文和西方文学的营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现代汉语很快深入人心。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近现代作家的作品琳琅满目,风格各异。单从文笔而言,我认为
鲁迅、林语堂、梁实秋、老舍、沈从文、张爱玲、汪曾琪、钱钟书、王蒙、王小波的文笔最好。鲁迅骂人厉害,语言辛辣。林语堂语言幽默,见解深刻。梁实秋意境清远,博学多才。汪曾祺含蓄空灵、生动传神。老舍语言讲究,为文地道。各家各有所长,都有很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改字为豫才。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在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论敌梁实秋评价他说:“据我看,他的小说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他有文学家应有的一支笔,但他没有文学家所应有的胸襟与心理准备。”
林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梁实秋,原籍浙江杭县(今杭州市),光绪二十八年腊月初八(1903年1月6日)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於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中国经典散文大全集}.
年毕业後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40岁以後著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行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
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张爱玲,一九二○年九月三十日出生上海麦根路(今太兴路),原名张瑛。原籍河北丰润。她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外孙女。张爱玲既写纯文艺作品,也写言情小说,《金锁记》《秧歌》等令行家击节称赏,《十八春》则能让读者大众如醉如痴,这样身跨两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时无二;她受的是西洋学堂的教育,但她却钟情于中国小说艺术,在创作中自觉师承《红楼梦》《金瓶梅》的传统。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散文家、文体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
在《汪曾祺全集》中。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
”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钱锺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作品及时间:1937《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毕业论文)
1941《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开明书店1941年12月出版)
1945《猫》(《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开明书店6月出版)1947《围城》(晨光出版公司5月出版)
1948《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初版)
1958《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出版)
1978《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79《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管锥编》(中华书局8月初版)
1980《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出版);《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9月第1版)
1985《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出版)
1988《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1995《槐聚诗存》(三联书店3月出版)
1996《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出版)
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
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9月7日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
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
活、工作十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
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四部曲》(《恋爱的季节》
、《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青狐》、《尴尬风流》,中篇小说《布礼》、
《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有《冬雨》、
《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
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
„„》、《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
》、《王蒙评点红楼梦》、《王蒙话说红楼梦》、《王蒙讲稿》、《王蒙新世纪讲稿》,自选集《琴弦与
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23卷《王蒙文存》(2003年)等,2006-2007年出版了自传《半生多事
》、《大块文章》。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l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l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
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
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区第八
区。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标榜“智慧”、“自然的人性爱”“有趣”,
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师承穆旦(查良铮)。
篇四:《99首必读经典散文诗》1.《乡愁》朗诵:珍惜
2.《南方的夜》董卿深情朗诵
3.《教我如何不想她》朱军朗诵
4.《预言》崔永元周涛朗诵
5.《荷塘月色》朗诵:珍惜
6.《雪》朱军徐莉朗诵
7.《送给天堂的孩子》李冰朗诵
8.《死水》董浩朗诵
9.《清淡的女人》
10.11.12.
13.14.15.
16.
17.18.19.
20.
21.
22.《为了那盏温暖的灯》张丹丹朗诵《邂逅》《春》作者:朱自清朗诵:珍惜《拥抱春天》《感悟清明》《电视诗歌散文》朗诵:珍惜《别》刘芳菲王小丫朗诵《淡淡兰香》《一个人上路》《悼念一棵枫树》海霞陈铎朗诵《海燕》《再别康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4.
25.{中国经典散文大全集}.
26.27.
28.
29.
30.
31.32.
33.
34.
35.
36.37.38.
39.
40.
41.
42.
43.44.《雪乡》《你是人间四月天》方言朗诵《你是我心底的一首歌》朗诵《灵魂朝拜的天堂》电视散文《蜀道难》方明朗诵《父亲是我生命的过往》《满江红》朗诵-野狼《望星空》丫朗诵《沉静中的流年》珍惜《海棠花祭》《无题》张泽群朗诵《尚湖寻梦》朗诵《等我们老的时候》朗读雪冰子《我眷恋这土地》管彤崔治刚朗诵《一朵微笑》《你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相遇》《离开网络我们还能爱多久》《地球我的母亲》濮存昕朗诵《冬之韵》作者:快乐的漂泊朗诵:珍惜《一棵开花的树》音乐朗诵《岳阳楼记》鲍国安朗诵《点燃一盏心灯》朗诵:珍惜
46.
47.
48.
49.
50.
51.《多情自古江南雨》朗诵珍惜《女人如花》朗诵:珍惜《思念北方》康辉朗诵《将进酒》朗诵濮存昕《在寒冷腊月的夜里》梦桐朱军朗诵《声声慢》李清照名词浅析作者:商山人诵读:珍惜
52.53.54.
55.
56.
57.
58.59.
60.
61.
62.
63.
64.
65.《十里长街送总理》朗诵《以生命的名义》潘虹等朗诵《荷塘月色》朗诵:珍惜《狮子山下》《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歌.朗诵《春江花月夜》《行走在秋天里》《别哭,我的宝贝》《相信》献给80后《手》汪涵朗诵《等你》朗诵:珍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诗朗诵《白杨礼赞》朗诵野狼《父亲》徐涛朗诵
篇五:《著名散文作家》著名散文作家
社会主义初期
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1982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巴金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等职。
丁玲(1904-1986)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又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
赵树理(1906-1970)现代小说家,山西沁水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登记》等。他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誉为“山药蛋派”。
周立波(1908-1979)现代作家,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解放后,他参加《解放了的中国》彩色影片摄制工作,再次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另有长篇《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经典散文大全集}.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联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其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解放后写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赞歌》等。
杨朔(1913-196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山东蓬莱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三千里江山》,他的散文《荔枝蜜》《茶花赋》《海市》《香山红叶》等都是优秀散文佳作。
孙犁(1913-2002)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他的小说充满诗情有“诗体小说”之称。
徐迟(1914-1996)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高寿;浙江省吴兴人。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又写了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贺敬之(1924-)现作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2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西去列车的窗口》等有名的诗篇。
新时期作家{中国经典散文大全集}.
王蒙(1934-)当代作家,北京人。其处女作是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影响很大,从1976-1981年发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分获1978、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张贤亮当代著名作家,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为代表作。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通县人。十三岁就开始创作,十七岁就发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青枝绿叶》,1979年以后写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短篇小说《峨眉》分别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
蒋子龙(1941-)当代作家,河北沧县人。其成名作是《机电局长的一天》。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开拓者》荣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其短篇小说《班主任》荣获1978年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长篇小说《钟鼓楼》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1938-)当代女作家。其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和后来写的《谁生活得更美丽》分别获1978、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高晓声(1928-1999)当代作家,江苏武进县人。代表作《李
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别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李存葆当代作家,山东五莲县人。其报告文学《将门虎子》荣获自卫还击战全军征文一等奖,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都是优秀作品。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风格朴素、现实主义;《平凡的世界》深刻描写社会底层,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贾平凹(1952-)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品《废都》、《病相报告》等,中国乡土作家代表。
莫言代表作《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檀香刑》、《丰乳肥臀》、《蛙》等,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铁凝《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多次获国内文学奖。中共中央委员,并任命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国先锋作家
残雪:《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格非《格非文集》
刘文韬《情系大地》、《酱业大王》、《刘文韬全集》[1-3]。
中国自由作家
高行健长篇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世界首位华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刘宾雁纪实文学《人妖之间》,中国官场首位揭露文学作家。苏晓康长篇纪实文学《河殇》,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首位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
叶文福诗歌《将军,你不能这样做》、《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我是飞蛾》,大陆新时期首位具有独立思想的著名诗人。
王土小说《欢乐之河》、《大城市之小孩玩火》、《拘留十五日》中国首位长期坚持于城市大贫民窟描述社会底层真实生活的作家。
余华小说《兄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中国当代文学首位坚持以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并注重作品思想性的作家。
阎连科小说《为人民服务》,中国大陆当代文学坚持以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并注重作品思想性的作家。
通俗流行作家
篇六:《中国十大著名文学家》中国十大著名文学家{中国经典散文大全集}.
1、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泳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自尽。《史记》有传,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2、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