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一次画素描的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一年级作文:画素描》
一年级作文:画素描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一班邓斯舜
经过我的努力,我的梦想终于成真了,我今天可以画素描了。我一直以为素描很容易画,可是,听了苏老师的讲解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做“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画素描首先要打好轮廓,再涂颜色。你们不要上当啊,不是用彩色水笔涂,而是用各种型号的铅笔涂。
今天,我画了苹果、香蕉和花瓶。我先打好轮廓,然后涂上交错的颜色。涂颜色时一定要注意密集排列。颜色分为两种——从深到浅和从浅到深。从深到浅就是收笔轻下笔重,从浅到深则正好相反。最主要的是注意颜色的深浅,要逐渐改变。只要仔细观察,用心用笔,那么就可以画出一幅不错的素描。经过将近两小时,一张栩栩如生的素描终于完成了。虽然老师说我画得不错,但我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争取超过别的同学。
篇二:《第一次画素描》第一次画素描
昆区团结四小四年级二班蔡梦瑶
我学画画已经两年了,大多是蜡笔画和水粉画,有点腻了,今天是我第一次素描课,我已经期待很久了。
我九点准时来到画画班,今年带素描的是一个有名的画家王老师,他四十多岁,和蔼可亲。他首先教我们画素描时如何抓笔,再告诉我们这节课画的是什么,是圆锥体。深蓝色桌面衬托着白色的圆锥体石膏,圆锥体放在正中间,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看到了不同的投影。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画起来,先画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再慢慢修形,修完形就又开始画投影、桌面。终于一个圆锥体画好了。王老师还夸我的素描有立体感呢。
虽然素描颜色单一,没有水粉、油画棒颜色鲜艳,也很枯燥,但我仍然很喜欢素描画,因为它可以扎实画画的基本功。第一次画素描很开心!
篇三:《我第一次学画画作文900字》我第一次学画画作文900字
爸爸妈妈总是为上美术班的事情和我闹别扭,久而久之,我都被他们闹烦了(囧)!我心想:“上画画班也许挺好玩的,不然,我去试试?这样,既觉得很快乐,也不用再听爸爸妈妈唠叨了。”于是,我下定了决心:“去试试吧!”上周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上画画班。有些惧怕:“我万一画不好,怎么办?那样我就会在别人面前出丑了!”我虽然有点儿担心,但我也很兴奋:“不知道在画画班里会画些什么?要是能学我擅长的、喜欢的,那就太好了!”我的心像一只活泼好动的小兔子一样,“嘭嘭”跳得好快。
终于到了!我倚在门上,“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因画画班离家不是很近,所以我们是一路小跑着过来的)。过了一会儿,我向爸爸妈妈说了再见,便走进教室里。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黑板,其余的地方摆满了给学生用的桌椅。课桌看起来有些破旧,桌面上还沾染着画画用的颜料,弄得课桌红一块、绿一块的,上面还写满了字,几乎没有一张是干干净净的。我找了个座位坐下,等着老师来上课。
上课了,正玩得起劲儿的大家,立刻安静了下来。我也赶紧坐端正。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见。这时,老师走进了教室里。我的目光立刻被他吸引住了:
他白发苍苍,满脸布满了皱纹。只有他那双有神的眼睛,透露出睿智的光芒。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课:“同学们,”他用他那沙哑的声音说,“我们今天来学习画室内装修图。”说完,他便拿出一张画来。画上有一把玫红色的椅子,椅子的左边是一盆仙人掌,右边的小茶几上放着一盏台灯。有些人开始议论起来,一个说:“这么简单的画也需要学吗?”另一个说:“真是Soeasy(太容易了)!”老师说:“你们别看这好像很简单,其实没你们想像的那么简单。”我心想:“应该不会太难的,老师这么说,可能是不想让我们太过于自信,才故意吓唬我们一下的吧!”
开始画画了。老师现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四边形,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我疑惑不解:“明明是在画椅子,老师画四边形干什么?”正当我纳闷的时候,老师用几条线把两个四边形的角连了起来。“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画这把椅子的框架啊!”于是,我立刻像老师那样,将四边形放的角连了起来。老师画好了椅子的框架,便开始画椅子了。我马上停下笔来,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手中的粉笔。我这是第一次画室内装修图,并没有什么经验,画的椅子歪歪扭扭,像是快要倒了似的。我把椅子擦掉,重新画了一把,可怎么看都觉得别扭。我又气又急,使劲一擦,竟把纸擦烂了。我差点儿没被气晕过去。得了,反正是第一次画椅子,也不需要画的跟老师的一模一样,画的丑一点,也罢了吧。
我们开始画仙人掌了。老师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留下了一道道白色的、醒目的、流畅的线条,很快就组成了一棵直直的、绿油油的仙人掌。我也跟着他画,可我画出的只是一棵弯弯的、打蔫儿的仙人掌。唉,怎么总是画不好呢?
最难画的,就是台灯了。我画了又擦,擦了又画,好不容易画出了一盏顺眼的台灯来,大家都已经开始上色了。我急急忙忙的蘸上些五彩的颜料,也上起色来。我不是经常用水粉来画画,所以不是很熟练,老是把颜料涂到画外面去。过了一会儿,我终于完成了我的第一幅“室内装修图”!
虽然我画的不是很好,但是我认为,第一次都能画成这样,也挺不错的了。不过,我还会继续努力的!
篇四:《画素描》画素描
紫微小学六(5)班王心怡
我爱你,素描,你只需一支笔和橡皮,就能完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那图画中有明有暗,有大有小,黑色的线条绘成了栩栩如生的作品。
自从一年级妈妈给我报了素描班后,我就爱上了这门艺术,对它爱不释手。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屋子里照着实物画素描写生,刚开始画的时候,打形总是打不好,每次都是七扭八歪的,我心想:这样老是画不好,那该怎么办呢?我越想越着急,越画越糟糕,弄得笔尖断了好几次,橡皮也只剩下了一丁点儿了。正当我打算放弃时,门外响起了妈妈的鼓励声:“心怡,静下心来,加油画哦!”我听了,深吸了几口气,下定决心要把这幅画画好。我边看边画,不大一会儿,一个圆圆的橘子的轮廓就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再观察了几番,又更改了好几处,更加像模像样了。接下来,我又卷了几支笔,开始涂明暗。我按照老师说的方法,用颜色最淡的笔找到了明暗交接线,然后用笔在暗部均匀地涂了一遍,再用餐巾纸把它在暗部抹散。这样反复做了两遍之后,我用笔尖把明暗交接线涂浓,之后慢慢从深到淡地向四周画出去,这样涂了好几遍,一个橘子就慢慢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又再仔细加工,把蒂头画出来。哈哈!一个水灵灵的大橘子就画好啦!最后,我在橘子旁边画了两条线,把桌面画了出来,在周围涂上阴影,这下整幅画就大功告成啦!我在一旁写上了自己的姓名,然后拿起了画欣赏了起来,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爱你,素描,你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让我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篇五:《第一节素描课作文500字》我报的美术特色班开课了。这学期,我选学的课程是素描。我来到画室,看到一位30岁左右,留着一头稍稍长一点的头发,带着宽边眼睛,颇有艺术家风范的叔叔站在教室里等我们上课。这就是教我们素描的老师颜老师。我们开始上课了。颜老师先教我们拿笔姿势,他说:食指和拇指要用力捏住铅笔的中间部位。然后,我们就学着做。接着,老师让我们画一个正方体。我想:不就是画个正方体吗?对于有儿童画基础的我来说简直就是易如反掌。我边想边用老师刚教的拿笔方式画起来。一条弯弯曲曲像正在蠕动的虫子的线条出现在画纸上,我不免为难起来。这时,颜老师看到了,他站在我身后鼓励我说:不用着急,慢慢来,第一节课嘛,总会有不足之处。听了老师的话,我又重新树立信心,认真画起来。经过几次修改,果然,原来的弯曲小虫子变成了笔直的线条。一个方方正正的正方体就画成形了。看着自己刚刚完成的正方体轮廓,心里充满了喜悦。接下来,我就开始按照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上调子。我先用2B的铅笔把黑面涂灰,再慢慢加深成黑色,下面稍微留点白;再把投影部分描出;然后用3B铅笔打出灰面;最后,我又用4B铅笔挑出背景桌布的皱褶。一幅正方体的素描临摹画就完成了。通过这次素描课的学习,我对学习素描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下决心,以后一定要经常练习,让自己画出更出色的作品。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四年级:闫子聪
篇六:《我的课余生活:画素描》我的课余生活:画素描
我的课余生活是画素描。自从第一次画,就再也放不下了,如果你想听,我就给你讲讲吧!
第一次画的时侯是在文晶晶姐姐家里。那时候,他的姐姐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把手里的书放在桌子上,我看了以后,大吃一惊,但文晶晶姐姐却连连拍手叫好:“老姐,你真可以呀,素描!”当我们翻开那本书时,看见书里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眼都花了,弄得都不知画个什么好。翻着翻着,看到了一个三叶草素描,“就画这个吧,比较简单。”我指着三叶草说“好呀!”文晶晶姐姐爽快地答应了。别看看起来很容易,但画起来可不容易。画完三叶草,我们又画了台灯、日记本、手提包、还有眼镜?不管怎么样,我们越画越开心,越画越带劲。直到姥姥叫我也不肯放下手中的笔。
这就是我画素描的故事。我念念不忘,会深刻地记住这件事情。我爱画画,我爱素描!
三年级:欣雪莹莹
篇七:《素描作文》{关于第一次画素描的作文}.素描作文:培养学生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什么是素描作文?
这是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和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立的一种作文训练形式。他们借鉴美术教学的经验创造了一种适用于小学三、四年级的作文教学形式——素描。所谓素描训练,就是以观察实物作为途径,以片段和简单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
素描作文有哪些作用?
第一,掌握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如主次顺序法、方位顺序法、分析综合法等);第二,学会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确定那些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有关的材料;
第三,学会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把自己的观察、联想和感受记录下来;第四,养成经常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素描训练有哪些类型?
静物素描人物动作素描
人物对话素描人物外貌素描
小动物素描自然景物素描
社会场景素描叙事素描
名师课例{关于第一次画素描的作文}.
举重若轻,浑然天成
——贾志敏老师“叙事素描作文”教学实录
一、教观察,给素材
师:写作文少不了观察,观察主要的手段就是用眼睛看周围的事物。可是如果光用眼睛看,不用脑子记,眼睛会欺骗你。我问两个问题,看你能回答吗?对
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马路上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不陌生吧。见过吗?(生点头)红绿灯三个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一个绿的。哪一个灯在上面?
生:绿的灯在上。
师:看看。是绿的?(播放PPT)哪个在上?
生:红的灯。
师:尽管我们的眼睛每天看到同一事物,但是熟视无睹,脑子不用,看到的也是假的,眼睛会欺骗我们。再问第二个问题,我刚才进来跟你们见面,你们看到我穿了件大衣是吧?(生点头)这件大衣是什么颜色的?你说。
生:黑色的。
师:黑色的,哦„„(拿出一件上衣)是大衣吗?不是的,还说是的。眼睛可以欺骗我们。所以观察要看仔细;脑子要记,记清楚。
师:下面看一段文字。(放PPT)有这么一段话,看得见吗?(生点头)看两遍。
(学生看PPT上文字)
师:看完了吗?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让耳朵来帮助你记忆。哪位同学读得好?她?好。你读好啊,一定要读得清楚、准确,知道吗?好,试试。
生:(读)爷爷年岁大了,常常会犯糊涂事,闹出不少笑话。有时候,他提着眼镜,到处找眼镜。有一天,他回家居然摸错了门,跑到邻居家去了,差点儿被别人当作老贼,送到派出所去。可不?今天,他又闹笑话了„„
师:嗯。看了两遍,耳朵又帮你记了一遍,三遍了。现在,我把它关了,没有了。谁能把这段话说出来?能记多少说多少。
生:爷爷年岁大了,常常会犯糊涂。有时候,他会提着眼镜找眼镜。有一天,他居然在回家的时候找错了门,摸到邻居家去,差点被别人当作老贼,送到派出所去,可不?今天,他又闹笑话了„„
师:真好,真好。还有谁要展示展示自己?
生:爷爷年岁大了,经常犯糊涂事。有时„„
师:你说得比她好,她说的是“经常犯糊涂”;你说的是“经常犯糊涂事”。你记得比她清楚。
生:有时候,他手里提着眼镜,到处找眼镜。有一天,他回家跑错了门,跑到邻居家去了,差点被别人当作老贼,送到派出所去。可不?今天,他又闹笑话了。
师:真好,两个同学记住了,看了一分钟都不到,就把一段一百五十多字的文字记下来了,不但记下来,还能回忆出来告诉别人,这就是本事。所以观察不仅要靠眼睛看,还要靠脑子记,耳朵、嘴巴、鼻子,都可以用。{关于第一次画素描的作文}.
师:我们把这件事放到我们教室里来,写成一篇作文,时间变一变,地点变一变,人物变一变,事情变一变,变成这么一件事:爷爷有一个手机,他很喜欢,但他犯糊涂,找不到手机了,他非常着急地叫道:“手机呢?手机呢?”他怎么找也找不到,就叫儿孙一起找。有的找厨房,有的找卧室,有的找客厅,都找不到。结果,小孙子跟他说:“爷爷,你手机开着还是关着?”“开着开着。”“那我有办法了。”最后,小孙子把爷爷的手机号输到自己的手机上,一拨,结果发现手机在冰箱里面叫。小孙子打开冰箱一看,手机真的在里面。爷爷的手机怎么会跑到冰箱里呢?原来啊,吃好早饭,爷爷把剩下的饭菜放到冰箱里,把手机也放进去了。
二、看表演,理框架
师:有趣吗?好,我们请四个同学跟我合作,把这件事演一演,你们推荐几个表演能力比较强的同学。
(学生推荐)
师:好,你们四个同学,加上我,我们五个人,合作演一演,演得要好。很简单,给你们一分钟分配角色,我做你们的爷爷。哪一个做小孙子?(指一学生)你做是吧。(指另几名学生)那你做爸爸,你做妈妈,你做奶奶——我的老伴。
师:我出门的时候,发现手机不见了,我就叫“孩子们过来”,然后你们就出来了。奶奶问:“什么事啊?老爷子?”我说:“我手机不见了。”“哎呀,你手机不见了,怎么去给人家看病呢?”“是啊,快帮我去找。老伴,你到卧室里去找。你们两个,一个到客厅里找,一个到书房里找。”小孙子说:“爷爷,我上哪儿去找?”我说:“你自己去找。”找了半天,找不到。小孙子就问:“爷爷,你手机开着还是关着?”“我手机开着。”“开着,我有办法了。”然后,小孙子用铅笔盒当手机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按几下。结果呢?小孙子说:“爷爷,
手机找到了。”我说:“在哪儿啊?在哪儿啊?”小孙子说:“在冰箱里头。手机怎么会跑到冰箱里呢?”小孙子打开冰箱一看,说:“爷爷,你的手机找到了。”我说:“啊,那真的是我的手机。”接着呢,你们都齐声责怪:“爷爷,手机怎么会跑到冰箱里呢?”我就说:“哦,一定是我早上吃好早饭,把剩下的饭菜放进冰箱,连手机都放进去了。”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你们都到旁边做准备。要演得逼真啊。演得好,我推荐你们上2014年的春晚。(众笑)
(师生开始表演)
师:把刚才的表演写成作文的话,要起一个题目,每个同学想一想,想好的,站起来回答。这样一件事,至少有三百个题目好起。好,说一个题目。
生:《巧找手机》《手机不见了》《找手机的最佳方法》《手机在冰箱里》《手机丢失记》
„„
师:这些题目都很好。那么这件事,我们写下来的话,应该先写什么?生:我觉得应该先写起因。
师:先写起因吗?“起因、经过、结果”,所有作文都是这样写吗?(生思考)
师:应该先写什么?刚出门„„
生:先写他爷爷刚出门发现手机不见了。
师:对,看一看。(放PPT)爷爷刚要出门,发现手机不见了。他非常着急。第二句,请你来读一读。
生:他让我们全家出动,寻找手机,结果一无所获。
师:第三句应该写什么?
生:小孙子出妙招找手机。
生:当“我”得知爷爷的手机是开着时,“我”就拨通了爷爷的手机。师:看一看,是不是?(放PPT)当我知道爷爷的手机开着的时候,我就拨通了他的手机。第四句呢?
生:结果手机和剩饭剩菜一起放在冰箱里。
师:结果手机在冰箱里。怎么会呢?(放PPT)爷爷手机在冰箱里唱着歌呢。第五句呢?{关于第一次画素描的作文}.
生:原来爷爷早上把剩饭剩菜放进冰箱里的时候,把手机也一起放进去了。师:中国人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要交代起因、经过、结果。这怎么回事呢?哦,要问爷爷。爷爷告诉大家,大家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五句话,就是一篇文章。我请她来读一读。题目就叫:找手机。
生:找手机。爷爷刚要出门,发现手机不见了,非常着急。他让我们全家出动,寻找手机,结果一无所获。当“我”知道爷爷的手机开着的时候,“我”拨通了他的手机。爷爷的手机在冰箱里唱着歌呢。手机怎么会跑到冰箱里去的呢?原来,爷爷吃完了早餐,把剩下的饭菜送到冰箱里的时候,随手把手机也放进去了。
三、丰血肉,炼字句
师:真有趣,两百个字不到,把事情说清楚了,可是这样写,这样交代,不具体。我们可以把一句变成几句,再把几句连起来。这里一共有五句话。(师指挥学生分组)每一组,把一句话变几句话。
(分配学生写作任务后,三分钟时间写作。)
师:先写好的同学,可以轻声地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通吗?顺吗?用词恰当吗?能不能再写得具体一点?清楚一点?生动一点?
(师选两组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作文)
生:爷爷是个医生,他天天都要去帮病人看病。可是,因为没有手机,所以联系病人很不方便,爸爸就帮他买了个手机。爷爷可喜欢这个手机了,去哪都要带上它。有一天,爷爷„„
师:不是有一天,今天——
生:今天,爷爷要出门去为病人看病,但是他却发现手机不见了,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师:就到这儿。该写的没有写具体,要你写的是出门的时候手机不见了,怎么着急的你没写。第二位。
篇八:《小学作文:一节素描课》一节素描课
我们今天上素描课。老师先介绍了一下素描的基本知识,就叫我们画线条了。
老师说要把线条画得两头尖,我以为很好画,一定能画得很漂亮的。可是我按照老师的握笔姿势,刚下第一笔,就觉得很别扭。我的注意力全在纸上,画得很仔细很仔细,结果总是出差错。我看看我画的线条歪歪扭扭的,而且只有一头尖,有点急了。我问老师,老师说:你太紧张了。大胆地画就行了,没有一个同学第一次画就画得很好看的。妈妈抓起我的手摇啊摇,把我的手摇“软”了。我伸出食指和大拇指,夹住笔,剩下三个指头搁在笔上,笔和要画的线条垂直。这样我放松了下来,拿起笔,在纸上“刷_刷”地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