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作为400字
详细内容
篇一:《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导学案
班级:姓名:日期: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1、那人——初识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2、那时——了解背景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声地读、尽情地读吧
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重音。
4、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嘶哑()喉咙()吹刮()
5、预习感知:
(1)、揣摩诗意,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2)、边读边思;
a、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b、诗中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对象分别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探究一:这只鸟歌唱至死,“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与学过的古诗词中那些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探究二:诗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了什么?“土地”象征:
“河流”、“风”象征:
“黎明”象征:“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
探究三:全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第二节诗与第一节诗是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四:概括本诗的主旨。
见《绩优学案》“达标测评”题
篇二:《闪光地平线(400字)作文》精选作文:闪光地平线(400字)作文夜,远处,光辉暗淡的地平线,让我不寒而栗,好遥远!至少现在是。中学了,理所当然而又被迫无奈的被夺走了自己的的时间。我曾不断安慰喜欢自由的我:没关系,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在周末放松的时候,有了一丝看看窗外的时间,便看到了那闪烁着光芒的地平线陌生的繁华。是我对这里太不熟悉了?也许是吧,我原来所在的城市,离这里好远,远的让我觉得像是做了个很真实的梦。但这里的山,这里的海,这里的天。。。比那里美丽的多,但比那里冷清,或许是我这被老家的繁华喧闹扭曲的性格,使我不想做一只只会盼望自由的笼中鸟,才会一有空便望向南方我以前的家吧。那里的点点灯火人如此怀念,那里记载着我自由的笑容。寂寞的夜空,没有星星和月亮,只有寂静和漫长的夜。寂寞的心灵,使我所看到的夜空变得那样深邃,那样遥远,明天也许会更遥远。世界不停地转动。展望未来,我们向往着地平线上将要升起的太阳。闪光地平线初一:雪?魅月
篇一:高分作文中常用的闪光语汇总
总下面是考场高分作文中最常用的一些闪光语句汇总。做一个阅读的有心人,常收集整理一些闪光的语句,这就是考试作文中的“荧火虫”。另外,要仔细琢磨这123句的哲理与意义,相信无论是在日常写作还是在临场写作中,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高分作文中引用较多的现代诗文
01、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感谢》汪国真)
02、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快乐都陪伴着你/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旅行》汪国真)
03、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热爱生命》汪国真)04、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路远》汪国真)
05、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选择》汪国真)06、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飞鸟集》泰戈尔)07、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飞鸟集》泰戈尔)
08、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飞鸟集》泰戈尔)09、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飞鸟集》泰戈尔)
10、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飞鸟集》泰戈尔)
11、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飞鸟集》泰戈尔)
12、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飞鸟集》泰戈尔)
13、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繁星》冰心)
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同上)
15、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裴多菲)
16、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1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18、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1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0、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卞之琳)
21、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鲁迅)
2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藏克家)
23、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海子)
24、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藜《泥土》)
25、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土》)
2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二、古代哲理名句集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0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
13、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即不简单。
14、人生重要的不是你站在什么地方,而是朝什么方向走。
15、没有风险的人生,好比平川走马,静水行船。
16、顺利时得意忘形是可怕的,挫折时一蹶不振是可悲的,成功后奋进不止是可敬的,失败后亡羊补牢是可喜的。
是“孤本”且不可重复;俯对孩童,我们是至尊至高的唯一;面对友情,我们是密友最珍贵的财富;面对事业,我们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18、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19、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许多珍贵的昨天。
20、真正的成功者,从来不会给自己留退路,相反,倒往往在山重水复中踏出一条新路来。虽遇挫折,但决不气馁;每次跌倒,随即站起;别人放手,他仍然坚持抓住;别人后退,他仍然奋勇前行。
21、成功者都是从失败的炼狱中走出来的。成功与失败的裁决,不是在起点,而是在终点。
22、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23、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24、弱者说,逆境是绊脚石,碰上它,会跌下失败的深渊;强者说,逆境是垫脚石,踩着它,可以登上成功的高峰。
25、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让在生活中失去最多的强者,也收获最多。
26、人能走多远?这话不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
27、无论命运多么晦暗,人生多么颠簸,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28、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29、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30、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1、如果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他必定会给你开扇窗。
32、成功是对执着者的一种馈赠;失败是对追求者的一种考验。
四、优秀题记精选01、最柔软脆弱的是人性,最厚重刚烈的也是人性。
02、人性的堕落,常常从无视公理开始,社会的尊严,常常因权力滥用萎缩。
03、永远相信,人世间不只是心灵的沙漠,感情的冰窑,各种至善至真的情怀,筑起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
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复活》)05、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你人生的一个时期,甚至影响你的一生!(路遥《平凡的世界》)
06、生命的意义不在美丽的言辞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实实在在的谋求自己的生存,同时也帮助别人生存中。
07、人的一生,如同四季,春种,夏耘,秋收,冬藏。
08、生命如同一幅画,可以没有色彩铺张的轰轰烈烈,但不能缺少美的意境。
09、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它已经点完了。
10、当雨季来临时,许多生命的记忆被雨水淋成褪色的风景,所有不经意的回眸都被绚丽成最浪漫的构思,在梦醒后的清晨,无奈地投入另一种漂泊??
11、每个人都曾面临人生的选择,我们必须决定什么是重要的事??
12、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13、不要被世俗的尘嚣蒙住你的眼睛。
14、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必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
15、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16、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盘,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17、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18、一个不容置疑的哲理,一个令人铭心的命题,一个内涵丰富的象征,没有不为名利的世纪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
19、只要心里有阳光,眼睛看到的就都是温暖。
20、给心情涂上颜色,我们便有了七彩的人生,我们才真正地把握了自己。{我爱这土地作为400字}.
21、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
22、倘若你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你自己。
太阳,人总是追求崇高与完美,而人生偏是一个在苦难中不断雕塑自我的过程。
24、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会一丝不少的变换着形式交还给你。
25、有许多的人,一直在苦苦地寻找着上帝赐予自己的“宝石”,但当“宝石”已经拾在自己的手中时,却又被自己轻而易举地抛弃了。
26、儿时的岁月总是有母爱相伴,长大的我觉得与母亲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阳光依旧——母爱就在身边。
27、幸福的定义,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你会发现,幸福简单的让你无法置信。
28、一忍可以成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29、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越利他,就越利己
30、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
31、一个人到了忘记得失的时候,他实际上已有所得。
3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永远的守望可能只会收获糊口的玉米,如果跳出了这一亩三分地,你可能成为乞丐,但更有机会发现远方的金子。
33、蜡烛的美,是绝唱的美。它以自焚的痛苦将自己化为光和热,照亮了别人。
34、我们可以失望,但决不能盲目。
35、人生没有不可逾越的天堑,只要永不懈怠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前面就是幸福的彼岸。
36、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多为对方留下一些余地,留给别人的同时,也留给了自己。
37、许多时候,能让我们超越极限的力量,不是名利,不是财富,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是,而是在血管里涌动的,一次次漫过心底的爱!
38、许诺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如清茶,倒一杯是一杯,一种如啤酒,才倒半杯,就已经泡沫翻腾。
39、肉体是精神居住的花园,而意志则是这个花园的园丁,意志既能够使肉体“贫瘠”下去,也能用“勤劳”使它“肥沃”起来。
40、一种颜色,生命的一瞬。执着地追求着永恒,一路失落,一路遗失,一路惘然,仍旧梦想,梦想??
41、打开心的窗口,睁开敏锐的眼睛,莫让一切都随风。
42、别忘了,爱有多
篇三:《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在这和平幸福的年代,你快乐吗?除了衣食无忧,我们还有精神上的愉悦。幸福之余,遥想为我们争取这份和平生活时,我们的祖国母亲承受了多大的屈辱,我们的祖国大地经受了多么严酷的打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和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热爱养育我们的这块土地,自称是“悲哀诗人”的艾青,为我们唱出了他对这块土地感情,今天就让我们来拜读他的这篇诗作《我爱着土地》。
(板书:我爱这土地艾青)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
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解题,背景介绍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四、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教师范读;
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参考: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第四步:朗读练习,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五、讲解分析
(一)、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二)、赏析第一节诗
1.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回答:“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2.诗中三个“这”字所指代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三个“这”字分别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字与题目中的“这”字呼应,强化了“鸟”与“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关系,突出了鸟儿护卫祖国的主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3.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回答: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突出了鸟儿的“爱国者”“吹号者”的形象:歌唱“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即是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做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回答:“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
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5.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地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回答: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三)、赏析第二节诗
问: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会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1.揭示全诗主旨。2.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3.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四)、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疑问(每小组选一人,班上交流)注意被传诵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
沉。”
(五)、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假如────────我
歌唱爱
∣∣
──→土地(祖国)←────—
(六)、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
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七)、作业布置
课后思考练习一、二、三。
《我爱这土地》学案
土地,万物生长的根基,所有生灵的母亲。曾有人掠夺它并百般蹂躏它,也曾有人捍卫它并为它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激情。
目标就是航标。亲爱的同学你的求学之舟可一定要有航标,这样你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越行越远。
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供你参考: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4、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
5.理解关键词句,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
好的学习方法如同给你安上了飞行的翅膀,你能在求学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试试吧。
建议你本课采用以下学习方法:诵读法、自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法
一、那人——初识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三、那时——了解背景
篇四:《【语文版】七年级下金榜学案:第13课《我爱这土地》及答案》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哑的喉咙歌唱。
(2)这永远xiōnɡ()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3)这无止息地吹ɡuā()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
()明„„
(4)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原名,浙江金华人,我国现代著名,代表作有等。
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喉咙,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而执着的爱。{我爱这土地作为400字}.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书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
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5.综合性学习。
《我爱这土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班上将出一期主题为展示65年来祖国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1)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预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目中,你认为应该选哪两则?为什么?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两则材料的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或短语)为这个栏目拟个合适的名称。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连续三年粮食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困境,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终于在196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材料二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10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材料三1965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
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