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捕蜻蜓
详细内容
篇一:《不要捕蜻蜓》
不要捕蜻蜓
暑假的一天,小明和小刚带着网子,一起来到公园的草坪上捕蜻蜓。
小刚一会跑到东,一会跑到西,追得蜻蜓到处乱飞。一只蜻蜓被追得晕头转向,落到了地上,小明立刻把它捉住,捏在手里。小刚正准备继续捕捉,这时从树林边来了一位戴红领巾的姐姐,她亲切地对小刚和小明说:“蜻蜓是益虫,专吃蚊子和其他有害的飞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不要去伤害它们,如果你保护了它,就像保护大自然。”小刚个小明听了大姐姐的话惭愧地低下头。小明赶紧把手中的蜻蜓放了。他们三个人望着自由自在的蜻蜓都高兴地笑了。
今天,晴空万里,小明和小刚经过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天空中有很多小蜻蜓,就像无数架小飞机在自由自在地飞。小明和小刚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来捉蜻蜓玩吧?”小明说:“我家里正好有两个网兜”。于是,小明拿来了两个网兜,和小刚一起捉了起来。小明把网兜举得高高和,向蜻蜓猛地一扣,蜻蜓被捕住了。其它蜻蜓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捉住了,有的往东飞,有的往西飞,到处乱窜,晕头转向。小明和小刚捉得不亦乐乎。这里,来了一位少先队员,她看见眼前的一幕,走到小刚和小明的身边说:“小弟弟,蜻蜓是益虫,它们专吃蚊子和其它有害的虫子,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蜻蜓。”小刚和小明不好意思地说:“姐姐,我们以后再也不捉益虫了。”于是,小刚和小明放下了网兜,把捉来的蜻蜓都放走了。
蜻蜓又有了自由,它们在空中飞来飞去,好像在说:“谢谢你,小朋友,你们把我放走
了。我们会为你们捉更多的虫子。”三个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开心地笑了。
一天早上,宁宁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看见路边的花丛中飞着一只美丽的蜻蜓。宁宁高
兴极了,她悄悄地向蜻蜓走去„„宁宁一边向蜻蜓走去,一边心里偷着乐,脸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心里想:蜻蜓、蜻蜓、你别走,等我捉你回去玩。可宁宁刚一伸出手,准备把蜻蜓捉住时,蜻蜓感觉好像后面有人捉它,就展开翅膀飞快地逃走了。宁宁看见蜻蜓越飞越远,心里沮丧极了,她叹了一口气,遗憾地说:“哎!还是没有捉住它!”宁宁心里不服气,可上学的时间快到了,她只好背着书包去上学。在路上,宁宁碰上了邻居的老爷爷,老爷爷看见宁宁那垂头丧气的样子,问:“宁宁,你怎么了!”宁宁回答说:“别提了,我本来想捉一只蜻蜓的,可却让它逃走了。”老爷爷严肃地说:“好孩子,幸好你没捉住它,蜻蜓可是益虫啊!你本来就不应该捉它。”宁宁惭愧地说:“老爷爷,我知道错了。”说完,宁宁便匆匆
忙忙地跑去上学了,她觉得今天很有意义,因为她懂得了爱护蜻蜓,保护益虫,人人有责。天是星期天,蓝湛湛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天气真好!
小明写完作业,拿着一个大网准备下楼到花园里玩,来到花园,他看见天空中到处都
是蜻蜓,它们像一架架小飞机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真是让人喜爱。看到这些可爱的蜻蜓,小明想要是捉住一只蜻蜓带回家玩该多好!正想着,突然,他看到一只蜻蜓飞得很低,立刻拿起大网把蜻蜓捉住了,就在这时,一位阿姨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小明身边说:“小朋友,蜻蜓是益虫,它能捕蚊子和苍蝇,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请不要捉蜻蜓。”小明听了阿姨的话,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急忙把蜻蜓放了。阿姨笑着说:“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篇二:《三年级作文捕蜻蜓》捕蜻蜓{为什么不能捕蜻蜓}.
暑假的一天,阳光明媚,吃过午饭,我在地坝上玩的时候,发现天空中有许多蜻蜓,有的在高空盘旋有的在低处飞翔,还有的停在树枝上,像一架架小飞机。于是,就想去捉它们。
可是,用什么捉它们呢?我想起爸爸捕鱼的网,就飞快地跑进屋,把网拿了出来。可是,我在地坝上左跳右跳,还是没有捕到一只蜻蜓。我想:是不是因为地坝上没有花草树木,蜻蜓才不停下来,所以我才捕不到呢?于是,我又跑到小山坡上。四处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有几处草丛里有蜻蜓。我轻轻地走过去,蜻蜓还在那儿悠闲地停着。一会儿,我就离蜻蜓距离很近了,我高高地兴起网,一下子按了下去。我禁不住大叫起来:“我捉到蜻蜓了。”可当我走进一看,却什么都没有。我没有放弃,毕竟这是我第一次捕蜻蜓。我又去捕了好几次,才终于捕到一只。我捕得越来越兴奋,一连几次捕了六七只蜻蜓呢!
我高兴地跑到屋子里,给妈妈看我捕的蜻蜓。妈妈说:“蜻蜓是益虫,它一天能吃上百只害虫呢!把它们放了吧。”我听了妈妈的话,就又回到小山坡。把这些蜻蜓放回了大自然,它们又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我们不能伤害蜻蜓,而是要保护蜻蜓。
篇三:《不要捕捉蜻蜓(叶宇坤)》不要捕捉蜻蜓
树叶黄了,稻子熟了,秋天来了。一个晴朗的早晨,一群蜻蜓
在公园的树丛里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
两个小男孩正在捉蜻蜓玩。
公园里的员工看见了,连忙跑来说:“蜻蜓是益虫,它能吃害虫,
你们不能捉它们,要保护它们。”两个小男孩听了异口同声地说:“我
们知道了。我们不会让别人捕捉蜻蜓的。”
叶宇坤2012.12.05
篇四:《蜻蜓的秘密》蜻蜓
我是英语教师,也是一个昆虫爱好者,从小酷爱蜻蜓。如今,暑假外出旅行时,眼里望着风光美景还要追寻蜻蜓的蛛丝马迹,若能拍到一种从未见过的蜻蜓会兴奋好几天。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我儿时的少年梦想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一有机会,我便走南闯北,顶烈日淌溪流,钻树林用镜头,记录了无数蜻蜓美丽的身影。从一个无知的痴迷者到对蜻蜓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加热爱蜻蜓,成了一个专门拍摄蜻蜓的狂人。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形单影孤,在同一个城市里甚至省里难寻第二个喜欢拍摄蜻蜓的同伴。迫切希望有更多朋友参与其中、喜欢蜻蜓、爱护蜻蜓、保护蜻蜓,让更多的人了解蜻蜓。以少年儿童小读者能够接受的故事等形式穿插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引导的孩子们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从小树立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意识。蜻蜓是最美丽、最凶悍的昆虫之一,他们身居昆虫生物链的顶端,有几亿年的历史与恐龙齐名但更加古老。他们五颜六色婀娜多姿的百态,令人陶醉神往。但是,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地球上的物种灭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以继日地不断加剧,从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已成当务之急。否则,不知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对钢筋混凝土森林,还能否一睹蜻蜓以及其他生灵的多姿多彩芳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蜻蜓是大自然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环环相扣的作用。热爱大自然是人的本性,喜欢动物、植物、昆虫似乎是少年儿童的专利。蜻蜓之美超乎人们的想象,遗憾的是多数种类的蜻蜓以及他们的生活片段未曾与人谋面,绝大多数人都不甚了解,只知道那是只蚂螂、蜻蜓或豆娘是远远不够的,只知蜻蜓其一不知其二怎么能够喜欢、爱得起来呢?不管与否,我以留下当今更多种类蜻蜓的鲜活影像为己任,并以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通俗易懂的讲述方式献给我们少年儿童喜欢昆虫的小读者、蜻蜓迷甚至研究昆虫的科学工作者。其中许多蜻蜓珍贵瞬间照片是独一无二的、可遇不可求的、不可多得的,而且无法复制。相信随着《蜻蜓的故事》的问世,会有越来越多的少年朋友更加喜欢蜻蜓、更加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甚至对中老年朋友都会产生影响,能使他们回忆起儿时捕捉蜻蜓玩耍的快乐往事。
我所讲的蜻蜓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野外长期拍摄、观察蜻蜓的自身体悟,对于蜻蜓的习性以及他们循环往复的一生过程都是通过图片讲述,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无误。当然我的方方面面知识、水平所限,难免会有谬误,敬请批评指正,若能再版会一并纠正。
蜻蜓在我们的星球上生存了几亿年,进化至今形态未变(有化石为证)可见其生存能力一斑,虽说与恐龙齐名,恐龙却灭绝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就物种而言蜻蜓比恐龙更加古老。蜻蜓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巨变,经历数次生物大灭绝他们依旧保持基本原态不变,活跃在我们共同的生命舞台上不能不说是一个生命进化的奇迹!蜻蜓如何躲过了历史上无数次毁灭性的大灾大难不能不说是生物进化史上的奇迹,如今面临人类的大规模入侵,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蜻蜓又将如何面对?
蜻蜓栖息在地球大陆或岛屿上的溪流、湖泊、湿地、水塘附近,除了两极极寒地区外,几乎到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根据记录,全世界的蜻蜓约有6000种,中国约600种。蜻蜓是最美丽的昆虫之一,蜻蜓之美难以言表,最大的十几厘米cm,最小的十几毫米mm,最美的生活在深山老林的溪流附近,亲眼目睹或见到图片才会为之震撼。
蜻蜓的前世生活在水下、今生羽化飞行在水上两个世界,他们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基本在水中度过(水虿),有的种类几个月、有的则需好几年才能羽化成蜻蜓,这时他们最重要的使命是交配产卵,然后他们的生命周期即将结束。
蜻蜓的种类千差万别,他们的生命轨迹大同小异。目前我国有20科,150属共计630多种,而且每年都有新纪录种被发现。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对蜻蜓了解甚微,蜻蜓点水虽然家喻户晓,什么大绿豆、黄毛子、红辣椒以及蚂螂、豆娘(不同地域叫法也不同)在多数成年人{为什么不能捕蜻蜓}.
的印象中都十分深刻,甚至是小时候经常扑捉的对象,若问起通用的学名、分布、习性以及稚虫等情况便无人知晓啦。人类从古到今常与蜻蜓相依为伴,千百年来华夏名人墨客对蜻蜓的描述不胜枚举,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和乐天《春词》中写道:“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宋代诗人杨万里也以蜻蜓为题作诗《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了近现代,我们泱泱大国日渐衰落,如今我们对蜻蜓的研究比西方落后几百年,以至于中国产的大部分蜻蜓名字都是西方人起的(如,日本长尾蜓、日本丝蟌LestesjaponicusSelys,1883等等)我看到那名字心里就不舒服,有什么办法呢,国际通用了几百年,还得继续用。原因很简单我们真正喜欢热爱蜻蜓、研究的人并不多,对不了解的事物人们绝不会去喜欢的。寄希望通过本书会有更多国人喜欢蜻蜓、研究蜻蜓,把蜻蜓之美充分展现给世人,揭示更多不为人知的蜻蜓秘密。蜻蜓的秘密的确好多好多,探索那些秘密又很难。蜻蜓有迁徙的习性,有些蜻蜓如,碧伟蜓、闪蓝丽大伪蜻、黄蜻、赤蜻、黑色蟌、透顶单脉色蟌等,北起黑龙江南至两广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究竟是如何迁徙的呢?他们如何适应热带高温或寒带的冰天雪地?既然蜻蜓有能力迁徙,为什么有的蜻蜓是北方独有的种,去南方热带地区生活岂不更好?哪些蜻蜓不迁徙?迁徙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繁育后代?野外观察一些蜻蜓交尾的时候翅膀已经残破不堪,显然是异地长途飞行所致;另一些翅膀新鲜纹脉清晰显然是当地刚刚羽化不久,他们是羽化后先产卵后迁徙还是反过来?有的种属(凶猛春蜓、红蜻、红眼蟌等)只是孤家寡人一种;有的(裂唇蜓、赤蜻、黄蟌等)却是大家族人丁兴旺,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之多,同属不同种的蜻蜓之间存在杂交现象,杂交后产下的卵能否孵化,孵化又会是什么样子,像爸爸还是像妈妈还是四不像?有的种类间只存在微小差异,人的肉眼很难辨认,他们是如何准确无误择偶,靠敏锐的视角还是气味帮忙呢?有的种类种群极其稀少,十分偶然才能见到一只,他选择配偶岂不更加困难,延续种群生存至今的关键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蜻蜓那五彩斑斓梦幻般的世界:
蜻蜓的来龙去脉
虎斑毛伪蜻的生命全程20图
琉璃蜓稚虫羽化全过程20图
豆娘,矛斑蟌羽化过程20图
蜻蜓的故事还要从吉林北山脚下的荷花池和与之相连的水塘讲起。在这小小水塘竟拍摄到约40种蜻蜓(有学者发论文吉林省蜻蜓调查总共才有44种),可见这里蜻蜓多样性一斑。遗憾的是它的周边已是高楼林立,不知哪一天这水塘就会被摩天大楼取而代之。
现代化的城里到处是汽车、马路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绿地、水塘很少见。我们的独生子女们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快乐吗?他们在父母的保护伞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忧。每天全日制上学,放学后被迫参加各种五花八门的课后班。有的周六、周日也难得休息,更不用说能独自或与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享受童年的快乐,也谈不上去游泳、上山、下乡去玩,放假了还得去什么什么班学习,都成了学习机器。一句话,他们不快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小时候的日子过得虽苦,精神上无忧无虑十分快乐。那时,一年四季晴朗的天空总是蓝蓝的。盛夏,野草纵生地是绿绿的,青山处处有风景,城区就有野草、香花、洼地、水塘(窑坑、二河窑、公鸡泡等)真可谓山清水秀。松花江水清澈见底,很容易钓到各种鱼、捞到、蜗牛、小虾、龙虾,到处生机盎然。虽然住在城里,但走出家门不远就可以捕到各种泥鳅鱼、鲫鱼、青蛙、蝈蝈、蛐蛐、蜻蜓、蝴蝶、蚂蚱、小鸟„„。傍晚时分开始,青蛙和蟋蟀彻夜鸣叫,有时黄鼠狼会光顾某户禽舍,搅得鸡犬不宁,四邻不安。孩子们可不在乎那个,高兴还来不及呢。总之,那时是儿童的乐园和天堂,玩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换着样玩。哪有家长领着呀,都是自己和同学、邻居或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去自由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因为那时我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上午上学,下午就放学没事了。父母都上
班了,兄弟姐妹们都自由了,自己找乐,所以自己愿意去哪就去哪,北山、江南公园、龙潭山„„。哪时,还有好多玩的东西现在都叫不出名字了,现在没有孩子玩了,失传了。三、四十度的严冬,天还是那么蓝,大地却全变白了,到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尺多厚的雪足够堆雪人、堆滑梯,打雪仗、蹬冰滑子、放爬犁、捉小鸟(用滚笼或拍笼)、滑冰、滑雪,泼冰场、弹玻璃球„„。甭提该有多开心了,与现在相比,那时真是无比快乐、是梦幻般的童年。爸爸、妈妈整天上班,没人管我们兄妹好几个小孩子,大孩子负责照看幼小的,家家都是如此。渐渐都长大上学后,我们各谋玩路,自己找自己的同学、朋友。想下棋、打乒乓球,游泳、爬山捉蜻蜓、蝈蝈,就有可能一直玩到天黑,忘记了回家做饭。每天上半天学,那时我们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少年时代,真是回味无穷。有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讨论蚂螂(蜻蜓),争执起来,有的说,蜻蜓有十种,有的说,有二十种……去问家长、老师,始终没有结论。那时课外书一点没有,更找不到关于蜻蜓方面的书籍了(现在也依然如此)。我就想,总有一天我要把它弄清楚,把每一种蜻蜓都拍成照片,起上名字,注上说明。那个年代,人们很穷,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从来没听说哪个小朋友家有照相机,即便有也是高消费的奢侈品,胶卷和冲洗费用又高,你说用照相机去照蜻蜓这不就是个白日梦吗?这个梦太难圆了,一晃,四、五十年过去了。今天,终于有机会,用数码相机去圆四十多年前那少年的梦想了。吉林北山是我最频繁光顾的拍摄点,也是我拍摄蜻蜓始发起点,利用假期,带着蚂螂网,我钻山、入林、淌河、下乡,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查阅资料的同时细心观察蜻蜓的各种习性,终于把小时候家乡见到的所有品种约60种都拍到并弄清了他们的学名,又远赴广东惠州专寻拍摄蜻蜓80余种。计划明年去中美洲,据说哪里的蜻蜓最丰富。蜻蜓真是美极了,其中有红蜻蜓、黄蜻蜓、绿蜻蜓、黑蜻蜓、蓝蜻蜓,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颜色的都有,有的一种竟能包括五种颜色,太棒了、太奇妙了。那一幅幅清晰而又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蜻蜓照片仿佛又把我带回了童年的梦境。从梦境中醒来,觉得这些蜻蜓美照给小朋友们看他们一定喜欢,于是便萌生出一本蜻蜓画册的想法。
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生态环境恶化也在加速,拯救生灵已经迫在眉睫!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只有望蜻蜓之图而兴叹啦。
第一章蜻蜓概况
第一节蜻蜓分布
第二节蜻蜓分类
第三节小朋友眼里的蜻蜓
蜻,红辣椒、蚂螂{为什么不能捕蜻蜓}.
蜓,大绿豆、蜻蜓
蟌,线蚂螂、豆娘
第四节蜻蜓的身体结构
蜻的复眼
蜓的复眼
蟌的复眼
蜻蜓的翅膀
蜻蜓腹部
蜻蜓的腿和爪子
第五节水虿
蜻蜓的稚虫
水虿大聚会
水虿与蝌蚪蜻蜓与青蛙
第六节名不副实的蜻蜓
蜻蜓的名字由来红蜻赤蜻吉林棘尾春蜓
第七节蜻蜓习性
翘尾巴
降落姿态飞行姿态一夫一妻一妻多夫争夺地盘大打出手委曲求全退避三舍择偶交尾产卵特殊的产卵全程
虎斑毛尾蜻羽化黄蜻迁徙
第二章美丽蜻蜓故事会
第一节混合蜓前世今生
孤独、寂寞想妈妈……….
找朋友,险些丧命凶残无比称王称霸脱胎换骨横空出世美丽的昆虫王中王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失魂落魄哀悼妻子年迈体衰魂归故里知识小链接忆往昔混合蜓AeshnamixtaLatreille,1805
第二节碧伟蜓帝国
碧绿宝石光彩夺目
横跨欧亚北美大陆垂钓大绿豆碧伟蜓传宗接代生生不息危险婚姻生死考验碧伟蜓Anaxparthenope(Selys,1839)
第三节好大蜻蜓啊
巨圆臀闪蓝丽赤基色大溪蟌
第四节蜻蜓小人国
弗鲁戴春蜓
侏红小蜻杯斑小蟌膨腹斑小蜻宽翅方蜻斑蓝小蜻六斑曲缘蜻锥腹蜻三角丽翅蜻白腹小蟌蒂氏狭翅蟌
第五节黄昏夜幕的神秘幽灵
鼎湖头蜓细腰长尾蜓日本长尾蜓狭痣佩蜓细纹佩蜓漳州佩蜓遂昌黑额蜓弯钩伪蜻郁异伪蜻威异伪蜻伊中伪蜻飓中伪蜻狭客找朋友171{为什么不能捕蜻蜓}.
第三章丰富多彩的蜻蜓
第一节赤橙黄绿青蓝紫
1234567
第二节多色型的雌性蜻蜓
123
第三节黑翅端蜻蜓{为什么不能捕蜻蜓}.
12345
第四节种属难辨
赤蜻123456789
第五节蜻蜓趣闻
小孩子捉蜻蜓蜻蜓闹洞房
篇五:《捕蜻蜓》捕蜻蜓
临邑实验中学八年级三班常凤娇
暑假的一天,我到姥姥家去。姥姥家门前有一片很大很大的草坪,我看到几个邻居家的孩子
举着扫帚,在草坪上追逐着捕蜻蜓,我顺便拿了个秫秸也加入了这场“战斗”。
一只蜻蜓快活的向我飞来,我举着秫秸向它击去,蜻蜓灵巧的一闪,转两个弯,悠然自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