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考作文指导>2020考场作文立意如何创新

2020考场作文立意如何创新

详细内容

'

作文怎样才能做到创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考场作文立意如何创新,欢迎阅读。

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少不了出类拔萃的统帅,一篇深邃隽永的文章必须具备高远新颖的立意。虽然每年的高考作文中都涌现出很多名篇佳构,但我们所看到的普遍情况是,许多老师在作文指导中更多地是在基本范式上花心思,下工夫,许多学生也形成了四平八稳但求无过的作文心理,宿构和套作比比皆是。一个能够为学生计深远的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努力追求立意的“高”与“新”。作文立意创新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而且最实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画龙点睛

所谓“画龙点睛”,即在文章关键处,或一针见血地抵达事物内核,或言简意赅地点明写作要旨。从行文结构来看,它往往起到了紧扣文题或话题的作用从表达效果来看,一篇文章常常会因几个意蕴深刻的句子而流光溢彩,摇曳生辉。“画龙点睛”的句子多是议论性的,体现了作者的识见和学养,凝聚着作者的个性化感悟和人生智慧,显示了作者不同凡响的思考力,增加了文章的厚度,提升了文章的品质。

20xx年福建卷是命题作文“季节”,下面这些句子就是从部分满分作文中摘录出来的:“汉堡和薯条都是有保质期的,唯有文化与人性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夺目”“不要让季节在稻田走过,也让季节在城市与人为伴”“季节是一种秩序,而我们正成为秩序的破坏者”“这是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季节”“季节轮回,但人类社会没有轮回”。这些精辟动人的句子犹如文章的眼睛,有了它,整篇文章顿时显得气韵生动,意味悠长。

二、即小见大

“即小见大”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化为平凡的、琐细的小事情和小事件,为大题、宽题和虚题找到一个精巧的突破口,从而做到一叶知秋,尺水兴澜。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将“小我”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与社会风云和时代精神连接起来,使难度较大或主题宏阔的写作内容简单化,同时也为真实的、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找到一个适宜的方式和路径。“即小见大”常常是以实写虚,从小角度写大境界。20xx年天津卷的作文命题是“有句话常挂嘴边”,有个考生就把天津的口头禅“倍儿好”作为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写出了天津独有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也写出了天津人可爱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一句亲切朴实的“倍儿好”,原来也可以作那样宽广而深入的演绎和开掘。又如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既可指一种生活态度,又可指一种价值取向,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重新打量,也是对生命意识、生活目的和生存意义的发现、体悟和思考。我们当然可以写理想、激情、自由和崇高,但未必不可以写凡俗的感动与温暖,也未必不可以写弥散着生命活力与美感的自得之见和自在之趣。有篇佳作恰恰就是通过自己的爷爷和奶奶慢慢变老的故事,通过他们的“忙碌”“埋怨”以及始终不渝的“依赖与信任”,对诗意的生活和生活的诗意作了别开生面的诠释。

三、片段串联

在我们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就某事某物来探幽索隐,是大家所习见和擅长的,如能在看似散乱的材料中感悟到并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无论是从思维延展的深度还是从内容涵盖的广度上来讲,都会更全面,更立体,更辩证,更大气,更饱满。将多则经过遴选的材料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串联起来,使其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正如德国诗人海涅所说的那样,“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节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无疑是立意创新中便捷而实用的方法。一般而言,这类文章通常可有以下两种结构方式:其一,并列式,几个材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一个中心,材料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其二,递进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浅直到丰富,由简单到复杂,层层剥茧,步步推进,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就在这不断掘进的过程中得到了深化。需要强调的是,片段串联的立意方法,思接千载,跳跃性强,融入了作者更多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情感。正因为如此,在对材料的驾驭方面,作者不能囿于一景一物一事一理,要善于捕捉典型而有意义的事例,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以点带面,因事见理。20xx年的宁夏、海南卷是有关“创造与机遇”“创造与成功”“创造与坚持”等话题的新材料作文,在一篇《机遇与创造交响曲》的优秀考场作文中,作者就材料中别涅迪克的意外发现、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问世和迪斯尼乐园中米老鼠的诞生这三个片段,分别论证了“创造,得密切关注机遇”“创造,得及时抓住机遇”和“创造,得善于开发机遇”的道理,全文线索清晰,结构井然,取得了波逐浪涌、酣畅淋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