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𥓓的字典解释
bēi

𥓓

𥓓读音为bēi,bēi(ㄅㄟ)⒈  同“碑”。
注音
ㄅㄟ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五笔
DLTF
仓颉
MRWHJ
郑码
GKME部
结构
左右
统一码
254D3
笔顺
一ノ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丶一丨

𥓓字读音

bēi 𥓓

𥓓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𥓓bēi(ㄅㄟ)

⒈  同“碑”。

统一码

字UNICODE编码U+254D3,10进制: 152787,UTF-32: 000254D3,UTF-8: F0 A5 93 93。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正字通》俗碑字。

说文解字

碑【卷九】【石部】豎石也。从石卑聲。府眉切说文解字注(碑)豎石也。聘禮鄭注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檀弓。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注曰。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豎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天子六繂四碑。前後各重鹿盧也。諸矦四繂二碑。大夫二繂二碑。士二繂無碑。按此檀弓注卽聘禮注所謂窆用木也。非石而亦曰碑、假借之偁也。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後此凡刻石皆曰碑矣。始皇本紀。上鄒嶧山立石。上泰山立石。下皆云刻所立石。其書法之詳也。凡刻石必先立石。故知豎石者、碑之本義。宮廟識日影者是。从石。卑聲。府眉切。當依廣韵彼爲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