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鳃的字典解释
sāi xǐ

鳃读音为sāi xǐ,鳃(鰓)sāi(ㄙㄞ)⒈  多数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用来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鱼鳃主要生在头部两侧。
注音
ㄙㄞ ㄒ一ˇ
繁体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五笔
QGLN
仓颉
NMWP
郑码
RKWZ部
四角
26130
结构
左右
电码
7658
区位
4090
统一码
9CC3
笔顺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丨一丶フ丶丶

鳃字读音

sāi xǐ 鳃

鳃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鳃(鰓)sāi(ㄙㄞ)

⒈  多数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用来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鱼鳃主要生在头部两侧。

统一码

鳃字UNICODE编码U+9CC3,10进制: 40131,UTF-32: 00009CC3,UTF-8: E9 B3 83。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鳃字收录于 现通表 。

汉英互译

gill、branchia、lamella

造字法

形声:从鱼、思声

English

fish gills

基本词义

sāi

〈名〉

鱼类吸取水中氧气的器官 [branchia;gill]。古人言鳃多指鳃盖。如:鳃心;鳃叶;鳃裂;鳃盖;鳃孔(鱼鳃的鳃丝)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鳃

鰓【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蘇來切《集韻》《韻會》桑才切,𠀤音顋。魚頰中骨也。《宋史·五行志》淳化三年,京師里老婦女,裝鏤魚鰓中骨,號魚媚子。

《前漢·𠛬法志》鰓鰓常恐。《註》鰓音葸,懼貌也。

康熙字典

鰓【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廣韻》蘇來切《集韻》《韻會》桑才切,音顋。魚頰中骨也。《宋史·五行志》淳化三年,京師里老婦女,裝鏤魚鰓中骨,號魚媚子。又《前漢·法志》鰓鰓常恐。《註》鰓音葸,懼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