洔
洔读音为zhǐ,洔zhǐ(ㄓˇ)⒈ 古同“滞”,滞留。⒉ 古同“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洔字读音
zhǐ 洔
洔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洔
⒈ 古同“滞”,滞留。
⒉ 古同“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统一码
洔字UNICODE编码U+6D14,10进制: 27924,UTF-32: 00006D14,UTF-8: E6 B4 94。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异体字
- 沚滯
康熙字典
洔【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廣韻》諸市切《集韻》渚市切,音止。《說文》水暫益且止未減也。一曰與沚同。《天子傳》飮於枝洔之中。《註》水岐成洔。洔,小渚也。又《唐韻》《集韻》直里切,音雉。水中高土。又《集韻》士止切,音市。義同。
说文解字
洔【卷十一】【水部】水暫益且止,未減也。从水寺聲。直里切说文解字注(洔)水暫益且止未減也。此義未見。葢與待偫歭字義相近。爾雅釋水亦借爲沚字。从水。寺聲。直里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