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拃的字典解释
zhǎ

拃读音为zhǎ,拃zhǎ(ㄓㄚˇ)⒈  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长度。⒉  量词,指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两拃宽。
注音
ㄓㄚˇ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THF
仓颉
QOS
郑码
DMID部
四角
58011
结构
左右
电码
2387
统一码
62C3
笔顺
一丨一ノ一丨一一

拃字读音

zhǎ 拃

拃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zhǎ(ㄓㄚˇ)

⒈  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长度。

⒉  量词,指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两拃宽。

统一码

拃字UNICODE编码U+62C3,10进制: 25283,UTF-32: 000062C3,UTF-8: E6 8B 83。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拃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扎柞拶

造字法

形声:从扌、乍声

English

grope, press, span

基本词义

zhǎ

〈动〉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来量长度[span;measure by handspans]。如:把桌子拃一拃

词性变化

zhǎ

〈量〉

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 [span]。如:这块布有三拃宽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拃

拃【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側板切《集韻》阻版切,𠀤音䎒。讀與盞近。摸拃也。

《正字通》俗拶字。《唐書·摩揭陀傳》太宗遣使取熬糖法,詔揚州上諸蔗,拃瀋如其劑。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拃【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唐韻》側板切《集韻》阻版切,音䎒。讀與盞近。摸拃也。又《正字通》俗拶字。《唐書·摩揭陀傳》太宗遣使取熬糖法,詔揚州上諸蔗,拃瀋如其劑。

说文解字

柞【卷六】【木部】木也。从木乍聲。在各切说文解字注(柞)柞木也。詩有單言柞者。如維柞之枝、析其柞薪是也。有柞棫連言者。如皇矣、旱麓、緜是也。陸機引三蒼。棫卽柞也。與許不合。假令許謂棫卽柞、則二篆當聯屬之。且詩不當或單言棫。或單言柞。或柞棫竝言也。鄭詩箋云。柞、櫟也。孫炎爾雅注。櫟實、橡也。齊民要術援爾雅注合柞栩櫟爲一。亦皆非許意。從木。乍聲。在各切。五部。按柞可薪。故引伸爲凡伐木之偁。周禮有柞氏。周頌傳曰。除艸曰芟。除木曰柞。古無二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