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崃的字典解释
lái

崃读音为lái,崃(崍)lái(ㄌㄞˊ)⒈  [崃山]即邛崃山,又名邛莋、高山。
注音
ㄌㄞˊ
繁体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仓颉
UDT
郑码
LLBK部
四角
25790
结构
左右
电码
1503
区位
6533
统一码
5D03
笔顺
丨フ丨一丶ノ一丨ノ丶

崃字读音

lái 崃

崃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崃(崍)lái(ㄌㄞˊ)

⒈  [崃山]即邛崃山,又名邛莋、高山。

统一码

崃字UNICODE编码U+5D03,10进制: 23811,UTF-32: 00005D03,UTF-8: E5 B4 83。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崃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山、来声

English

mountain in Sichuan province

基本词义

Lái

〈名〉

山名,亦名邛崃山 [Lai mountain]。在今四川省西部岷江和大渡河之间

东北四十里,曰崃山… 崃山, 邛崃山也。——《水经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崃

崍【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𠀤音來。山名。《山海經》崍山,江水出焉,東流注大江,其陽多黃金。《註》卬崍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山有九折坂。

《郭璞·江賦》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乎潯陽。《註》岷山東北百四十里崍山,又東百五十里崌山,崍山中江所出,崌山北江所出,自廬江潯陽分爲九派也。

康熙字典

崍【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山名。《山海經》崍山,江水出焉,東流注大江,其陽多黃金。《註》卬崍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山有九折坂。又《郭璞·江賦》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乎潯陽。《註》岷山東北百四十里崍山,又東百五十里崌山,崍山中江所出,崌山北江所出,自廬江潯陽分爲九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