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原理基础知识教程下篇
详细内容
接上篇
1.3.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区别
1.3.2 液体过冷、吸气过热及回热循环
1.3.3 热交换及压力损失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1.3.4 不凝性气体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1.3.5 冷凝、蒸发过程传热温差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1.3.6 实际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及性能指标1.3.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区别
1)制冷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不是等熵过程,且有摩擦损失。
2)实际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往往是过热蒸气,节流前往往是过冷液体,即存在气体过热、液体过冷现象。
3)热交换过程中,存在着传热温差,被冷却介质温度高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环境冷却介质温度低于制冷剂冷凝温度。
4)制冷剂在设备及管道内流动时,存在着流动阻力损失,且与外界有热量交换。
5)实际节流过程不完全是绝热的等焓过程,节流后的焓值有所增加。
6)制冷系统中存在着不凝性气体。
1.3.2 液体过冷、吸气过热及回热循环
下图为具有液体过冷的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对比图,1-2-3-4-1为理论循环,1-2-3'-4'-1表示过冷循环。
两个循环的比功相同,过冷循环中单位制冷量增加,从而导致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增加。
从制冷系数变化的角度对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