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冰箱冰柜冷藏>冰柜储存鲜牛奶 急盼企业来收购

冰柜储存鲜牛奶 急盼企业来收购

详细内容

  由于常州地区出台保护政策,当地乳品企业不再收购外地牛奶,致使原本给这些企业提供奶源的的外地奶牛养殖户们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我市吕城镇的两家奶牛养殖户也因此陷入了困境。因为鲜奶被拒收而且又找不到其它出路,数天以来,两名奶牛养殖户只能含着泪将白花花的4000余斤鲜奶倒进臭水沟。“谁买我们的鲜奶,我们就给谁磕头!”两名奶牛养殖户在焦急中呼喊。

  “有谁能帮我们一把啊?每天看着这么多鲜奶被倒掉,实在是心痛啊!”前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吕城镇后五家村奶牛养殖户李夕炳家中时,他指着冰柜里储存的约300公斤鲜奶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在李夕炳家中记者看到,两个大冰柜里已经装满了鲜牛奶,旁边还放着三只白色的塑料桶,里面也盛满了牛奶。李夕炳告诉记者,他们家饲养了15头奶牛,每天挤出来的鲜奶都在100公斤以上。去年受“问题奶粉”的牵连,伊利乳业公司设在常州的牛奶收购点拒收他们的鲜奶,当时夫妻俩四处联系买家,终于有常州一家乳品企业答应收购,使他们渡过了危机。然而好景不长,为了保护当地奶农的利益,常州地区出台了保障当地奶农“不倒一滴奶”的政策,李夕炳家的牛奶因此被视为“外奶”,不再被常州地区的乳品企业所接受,并从3月12日起停止了收购。李夕炳摇头叹息说:“由于鲜奶无处可送,我们只能与我市的乳品企业沟通,但得到的都是‘现在奶源很充足’的回答。为什么我们就享受不到我们当地政府的保障政策呢?我们已经承受不起又一次打击了!”提起这些天的遭遇,李夕炳的妻子同样非常伤心,却又很无奈,“为了节约成本,我们都不敢给奶牛喂饲料了。要是牛奶再销不掉,我们只好卖牛了!”

  与李夕炳有同样遭遇的还有该镇杨新村的奶牛养殖户李金根。他和李夕炳一样,也因为常州地区的保护政策而被当地乳品企业拒之门外。李金根告诉记者,他们家从2000年开始养殖奶牛,从最初的3头增加到了现在的13头,平均每天的产奶量都在130公斤以上,他们家之前是往常州市武进区的一家奶站送牛奶的。让他始料不及的是,3月11日他接到了通知,由于武进地区不再收购外地牛奶,这家奶站停止对他家牛奶的收购。由于实在找不到出路,时间一长,挤出的鲜奶很快变了质,李金根除了把鲜奶倒掉之外,别无他法。

  常州出台政策保护本地奶农、拒收外地鲜奶的做法,李夕炳和李金根表示可以理解,但因为无人收购,自己的储藏条件又达不到要求,看到每天挤出来的鲜奶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慢慢变质,最后只能倒掉,他们俩非常心疼。提起倒奶的事,李夕炳、李金根俩就心如刀绞。“那倒掉的哪是牛奶,那可是我们的血汗呀!”眼下,李夕炳、李金根迫切希望有企业能尽快收购他们的鲜奶,对于他们来说,早一天收购就少一点损失。

  在本地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企业负责人对吕城镇两名奶牛养殖户目前的窘境表示同情,但同时也直言不讳:去年9月份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制品行业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除,再加上年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是牛奶的消费淡季,目前他们企业的奶源仍处于过剩状态,扩大收购有些困难。而市农林部门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市的乳制品生产企业目前的确处于奶源过剩的现状,而且奶牛养殖和牛奶销售属市场行为,一般情况下政府很少干预。

  就在记者发稿时,一条令人欣喜万分的信息传来:为保护奶牛养殖户的利益,市农林部门已经就奶农倒奶事件进行协调,希望本地乳制品生产企业能接纳他们的鲜奶,解除他们的困境。对于事情的进展,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