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也精彩——浅谈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组织(一)
详细内容
淄博张店金宅幼儿园 沈媛
幼儿园的过渡环节并不是新生事物。过渡环节泛指一个活动和另一个活动衔接的中间阶段。晨间入园、喝水入厕前后、午饭午睡前后,离园前等一系列活动,都可以归到过渡环节。
传统教学中,过渡环节被作为一种附设环节,是为其他"主要"的环节服务的。2001年,新纲要颁布,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由此,过渡环节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的教育契机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关注。
一、幼儿园过渡环节组织存在的误区
教师是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者,在过渡环节的组织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我们看到,目前,许多教师在组织过渡环节时存在一定的误区,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齐划一,时间浪费明显
"一组小朋友去喝水,二组小朋友去尿尿,三组四组小朋友趴在桌子上小金鱼睡觉……"我们常常会这样组织孩子。而且这样的效果也很明显,孩子们的确井然有序,教室里会安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可是,当我们温柔地向孩子发出这样的指令时,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违背了纲要的精神,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们除了消极等待,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没有必要的"集体活动"是纲要中所竭力避免的。
(二)消极控制,催促声不绝于耳
"丁丁,快点啊!""冉冉,你进去多长时间了,还不出来!""凯凯,不许在厕所玩!""我数到三,再出不来的小朋友不要玩玩具了!"听吧,过渡环节中,老师完全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有时不得不歇斯底里地吼一嗓子。完全没有了平时的从容。而孩子呢?这样的情况下,无论老师还是孩子都处于被动状态。不用说,这样的教育一样是不成功的。
许多老师认识到了以上的两种弊端,开始把重点集中到如何使过渡环节更加有价值,更充实,更体现孩子的个性。于是,新的过渡环节方案产生了。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三)顾此失彼,环节设计有悖儿童身心健康
"先吃完饭的小朋友可以玩积木。""先喝完水的小朋友可以先去看书。""先画完画儿的小朋友可以去玩海洋球。"为了尊重孩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