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游戏专题论文>混龄游戏实施的价值和建议(一)

混龄游戏实施的价值和建议(一)

详细内容

混龄游戏实施的价值和建议——对幼儿利他行为的作用
江苏省张家港市乘航幼儿园 马珍
摘要:经过了一系列中大班幼儿之间混龄游戏的开展,发现混龄游戏对幼儿利他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如混龄游戏促进幼儿的谦让、合作、分享等行为,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所以在幼儿园可以利用一些有利条件开展系列混龄游戏,促进现代独生子女的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和社会性发展。 现在的家庭普遍只有一个孩子,而邻居间又缺少一定的交往。这样孩子的交往圈子非常狭小,而且独生子女在家中无同伴玩耍,无弟妹要他照顾,父母以他为中心,家中东西也是他个人所有。在这种环境下若不加以引导只能使他们独占意识膨胀,自我中心倾向得不到削减,甚至日益严重。加上缺乏集体生活的体验,不会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就会表现出自私的一面,严重阻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游戏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的独特价值体现在: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一种自发的行为,一种虚构的行为,一种有规则的行为,一种社会性行为。
在华爱华的《幼儿游戏理论》中指出“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没有与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使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没有与同龄者的交往,对事物共同的体验就失去了可资比较的机会和协商合作的可能”。
然而幼儿园里的游戏基本为同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但是幼儿园的同龄游戏给孩子们提供的交往空间和层次上也有着一定的限制。在翻阅了一些文献,有了一定基础的条件下,我在中大班组织了一系列的混龄游戏,并获得了一些认识。
一、幼儿园需要混龄游戏完善幼儿个性发展
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发现,由于现代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幼儿教育策略的失调;功利社会背景下幼儿正常交往生活的剥夺;竞争状态下幼儿的孤立化以及生活环境的都市化、媒体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作为重要教育资源的异龄伙伴还没有得到重视和利用。这对现代独生子女幼儿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性方面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也造成有效教育资源的浪费。
经实践证明,混龄游戏给不同年龄层的幼儿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如混龄游戏给中班的幼儿带来了年长幼儿温暖的问候,给大班的幼儿主动关心弱小幼儿的机会。在一次推小车的游戏中,中班一个幼儿不小心弄疼了,旁边大班的孩子不停地揉着,还安慰着说:“没关系,没关系,不疼的……”。如果幼儿园对幼儿异龄同伴交往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对幼儿来说,将为其发展提供一重要环境和机会。因为异龄同伴群体类似于一个温馨的家庭,不同年龄的幼儿象“兄弟姐妹”般一起生活着,比较贴近于个体社会人际生态的实际。这一交往活动拓展了独生子女幼儿交往的空间,让他们体验到了“兄弟姐妹”间的关爱、帮助之情,对他们的社会性认知、积极的情感、亲社会性行为、归属与爱的满足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Hartup,1992Asher&coie,1990)。因此,在我国现代幼儿园的教育中,通过混龄游戏深入探讨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的社会性教育价值,其实际意义也更加明显了。
二、游戏的内外因素对幼儿产生利他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混龄游戏的游戏本身是本次研究中一重要的内容。游戏外在客观的因素有游戏时间,材料和场地,游戏自身内在的因素有游戏本身的性质以及游戏者自身的认知经验和年龄等。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不管是游戏外在客观条件还是游戏自身条件都对幼儿产生利他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游戏外在的客观因素如游戏的材料,游戏材料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有无幼儿利他行为产生的机会。材料少的游戏中,中大班幼儿为了大家能够共同游戏,会有谦让或合作的表现。其次,游戏者自身的认知能力等经验之间的水平差距是促发幼儿利他的直接因素,中大班幼儿存在着知识经验和水平上的差距,在一次中大班幼儿结伴玩绳子的游戏中,大班幼儿主动教中班幼儿跳绳,大家一起探讨玩绳子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中班幼儿的价值是同龄游戏中无法实现的。再者,游戏的性质,如合作性,竞争性的混龄游戏都是促进幼儿利他行为的有效资源,如两两合作的游戏中,要求中大班幼儿互相合作;在要求大帮小的游戏中,大孩子主动帮助弱小的幼儿……
三、老师和同伴在混龄游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混龄游戏中除了知识经验和能力上的差距会促使幼儿利他行为,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而产生利他,如:老师的游戏组织安排,提醒……包括游戏的性质在内的这些因素的制造者都是幼儿园中的另一个主体——老师。首先是老师对游戏如何恰倒好处的组织,处理好材料的多少,人员的安排,游戏的选择;然后,老师在活动中最直接的提醒和指导,一句委婉的语句给予孩子提醒,或者一个微笑点头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还有,老师给孩子们提供更多与不同年龄层次幼儿交往的机会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