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龄前玩具>早期教育个案-晴儿妈个案(38)(一)

早期教育个案-晴儿妈个案(38)(一)

详细内容

主题:小小孩玩数学---(1)初识数字
  2005-04-04 小小孩玩数学---(1)初识数字
  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当孩子蹒跚学步时,我们就会喜出望外地为她数着“一,二。。”。没多久,小家伙的腿结实一点可以攀登楼梯了,我们的嘴里更是不厌其烦地说着“1,2,3。。”数字在孩子的生活中来的自自然然,根本不用弄得大张旗鼓。
  也许我们无意,但家中经常围绕着她的几个家庭成员,孩子早就明明白白地记在心中了,“爸爸,妈妈,和我,“有的时候加上”爷爷,奶奶,。。“ 直到有一天她把所有的亲戚都点到,少和多的概念慢慢地在她心中扎根,而且她开始把我们这些她所认识的人抽象成同类人。
  在孩子的世界,数字1是最常接触的,我们时常给她买一种玩具,很少同样的东西去买很多。吃水果,我们说,一人一个,或者一块一块吃。讲故事有时还会强调,这是最后一个哦。。在他们的心中1有时意味着独自拥有,不容分享,1也告诉她们得到总是是从1开始,1有时隐含着限制,等待的含义。1更奇妙地更在于孩子自我的认识,我是一个独立的人,不同于周围的人,这个1是富有个性的,自我的。
  而这个2的出现,也可以看作孩子认知的一种进步。更多时候她是从一种交往的矛盾中感受它。当她开始和小朋友接触,手中的一个球也吸引了另外的孩子,都想玩的矛盾会引起争执,小小孩还不懂得先商量这种高级的交往方式,一个引起的矛盾,是在自己我他人的交往中出现了。她很快意识到1的缺少,少什么呢,少一个能让那个孩子不和他争抢的东西,也许是同样的球,也许是另一种能吸引他走开什么东西。我们在这个时候,预先多准备了玩具。大人适时地引导她玩具的互换,他们会尝到“多”的玩具的甜头,但有时还是执著于同一种东西。我要和她拥有相同的玩具!有时我在想孩子何尝不是天生的分类能手,区别相同和不同的本领在这种争抢中得到了锻炼。于是,同样的一个玩具,再有一个的话,可以让别人也同时享受,这就是2的好处。也是交往的突破,2容易赢得新的伙伴!
  从此,她就不断地练习着她学到这个“2”,妈妈再给我一块巧克力,小手指居然也帮忙伸出2个。于是这种1和2的讨价还价不断在生活中演示着有趣的故事。显然拥有2个让她偶尔满足得不得了!
  有一天,孩子说:妈妈,我们家3口人。这是个伟大的进步!
  我们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除了她自身,就我们两个每日围绕在她身边的人。和其中一个人单处或者三人一同度过的时间,使得2和3的组合是家庭中最常见的模式。出门,她会停步等待落在后面的那个人;吃东西,两个橘子不够分,很自然地明白需要多一个,她就会捧着3个;摆桌子,每人两支筷子,一只勺子,她不会分错,就像3个人的拖鞋,6只分成3双,这个3早已深入她的日常生活。3个人用3只不同的杯子,有不同的衣服和物品,多么奇妙啊,她的眼睛从没有停过对这些小事情的观察。但是3还是有局限的,在她的世界里,3是最亲密的,最踏实的数字!
  要说突破也就是从4开始的,有一天,她发觉父母的电话上有那么多数字;她走出家门,觉察出外面的世界如此喧闹;逛商店,她的眼睛入神地盯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上;来到亲戚家,才明白和她有关系的人也可能不住在那个3口之家里。。于是4也淹没在突然出现的众多数字中,孩子的脑子开始乱了。但她们有时又何等地聪明,很快,她就把这些归到了属于我的和不属于我的物品,住在我家的和不住在我家的人,外人和亲人这样的分类,对她而言,这样做至少让她生活中的一切开始有了秩序。
  初级的数概念走进小小孩的世界似乎是自自然然的,不是就在生活中吗? 但如果能加上适时地唠叨, 适时地点拨, 幼小的孩子对多少,顺序,数字,空间等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显然有好处. 那对小小孩怎么积累数和量的教育? 一个字---玩!
  主题:小小孩玩数学(2)玩转数字
  小小孩玩数学(2)玩转数字
  再提上面那个分类,孩子的眼睛忙碌不停时,我们没有意识到她的学习竟是那样坚持不懈的。一个月一个月成长,属于她的玩具,书籍摆得到处都是。可是如果留心,小小孩一般都喜欢拿同类的玩具展开她的游戏。一堆的车,一类的玩偶,一套的餐具,一盒的积木。。即使你打乱它们,她还是会从中找到她的分类。这实在是一种神奇的本领!
  可是光有了分类还不行,细致的秩序仍需要对数量关系和序列的引进。常看到大人让孩子练习数数,数得愈多越好,还有背口决.背其实容易,但数数里也有学问,唱数有不同的唱法,顺着,倒着, 2人交替数,3人交替数数, 任挑一数字开始数, 任挑一数字开始隔相同位数数数( 如456, 234; 或者1234 ;4567等等难度差异不同. 另外唱数和点数还不同; 要让孩子真正明白哪怕1-10这些数字的关系, 我想到的还是玩, 把生活中可以顺手捏来的素材融入孩子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