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为小班幼儿播下一颗感恩的心(一)
详细内容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曾看到这样一个报道:耗资300万元,11年资助178名贫困孩子而家财散尽身患癌症的"爱心大使"、著名歌手丛飞,在他生命垂危时,那些曾受他资助读完大学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没一个来看望他,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及其家长,竟抱怨"你不是说供到我们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出钱了,不是坑人?"那么多受到丛飞帮助的人,竟无一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程送去精神上的关怀。难道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说一声"谢谢"是这么地难以启齿吗?"丛飞现象"是一个特例吗?
在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下雨天,年老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子,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孩子大小便在身上了,老师毫无怨言地帮孩子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却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孩子的生日到了,妈妈为孩子准备了蛋糕,老师和小朋友准备了生日礼物,当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时,孩子高兴地接受着这一切,而没有想到要感谢妈妈的养育,老师的教育和同伴的友情……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有许多描述感恩的语句:"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至为真切地表达了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对知恩图报这种美德的最好阐释,而这种美德为何会渐渐地从人们的身上缺失了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1、家庭生活环境: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父母宠,外公外婆爱,爷爷奶奶亲,"所有人只为他一人而动",久而久之,很多孩子都认为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当然也是他们应该做的。使得孩子只要求别人关心、爱护、让着自己,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感激他人。2、学校教育环境: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