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印刷专业技术论文>印业管理者:您拿什么赢员工一世追随?

印业管理者:您拿什么赢员工一世追随?

详细内容

(注:以下所说的印刷业或者印刷企业,系从大印刷观角度言之。)

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关于印刷企业如何留住员工,关系到员工的背景、价值观,企业的实力、企业文化、管理之道,还有社会环境等。

却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1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十四个年头正逐渐走向深化,已有六十多个国家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市场经济产生了人才多重选择的可能性。

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曾说过:市场经济的好处之一,就是你不去找别人,别人也会找上门来,换言之,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人才,很可能会有猎头公司找上门来。还有一种流行的做法:有的大学生,毕业后,通过跳槽来为自己定位,其理由是:我不多去几间公司,怎么能够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呢?有的员工则带着目的去一些大公司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

2

许多年青人特别是老一辈的人,仍然无法摆脱昔日依靠铁饭碗的心理,对新兴的对公有制产生有益补充作用的其它经济成份抱有一种偏见,加上新兴企业确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工资福利相对较差,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一些企业仅仅把员工当做挣钱的机器。

日本实行终身雇员制,员工视工为事业,而限于观念、用工制度及市场经济不完善等原因,中国企业的员工跳糙槽现象十分普遍,普遍存在员工凝取力不足、忠诚度不高问题。

3

对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并不陌生,西方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经典理论。

尽管学术界质疑马斯洛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论需要级级递进作为前提,是否科学?如越国勾践当年屈身为奴,为何仍然能够保持复国之信念?

但勾践非俗人,此理论显然非精英独享,从普遍民众分析,笔者推祟此理。一个人有了饭吃、生存环境很安全、感情上得到满足,被别人尊重,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更高一级的理想追求,换言之,如果连饭都没有吃饱,他不太可能产生实现理想的冲动。

4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你的企业留不住人才,是否反思过:准时发工资了吗?员工按照《劳动法》享有三险了吗?员工加班时支付加班费了吗?你们是否充分地尊重员工?员工对未来充满期盼了吗?

若以上均为空白或者空缺点多,员工会产生投身企业为之奉献之冲动吗?

5
印刷企业首先应该按照《劳动法》保障员工的工资福利,使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得到基本的保障。

其次,印刷企业应该懂得充分尊重员工:

(1)正激励

中国的传统管理文化有负激励一说,笔者祟尚西方管理学中的正激励:正面鼓励员工,让员工即便犯了错误,也能够在明白错误之处以后,感觉到未来充满希望,而不是错误被揭发以后立即陷入情绪低落之中。

正激励外延出多条大道:

(1)表彰或者奖励

一个在华联印刷咖啡馆工作,身兼小卖部销售的清秀的女孩,夺走了2006年公司的勤奋忠厚优秀品格奖,这个事实上来自于农村的学历并不高的小女孩,有着不同寻常内心承担,她将每月1/2的工资供其妹妹上大学

勤奋忠厚优秀品格奖是张林桂自己掏钱设立的总经理特别奖中的其中一个奖项,当张林桂听到她的故事后,立即被感动,毫不犹豫地将奖项授予她。

2006年总经理特别奖(第二届)还包括坚持不懈降低成本奖、精细管理工作到位奖、青春时尚优秀设计奖、钻研政策精通业务奖、青春活力微笑服务奖。请注意,这仅仅是华联印刷2006年诸多年度奖项中的一项。

总经理特别奖,可以定义为有特色的表彰。

表彰或者奖励,时下属于常见的做法,但要出新,还要下一番功夫。

(2)寻出路

一位在深圳某银行工作,工资和福利待遇并不差的保安,常向笔者诉说内心的苦楚,后来毅然回到了小县城里去。

他缺的是什么?对未来的渺茫。

华联印刷的护厂队(承担保卫、升旗等职能)工作人员,服役两年后可以到车间去学技术,有的竟然成为领机。

你会从中得到启发吗?有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试想,又能怪他(她)吗?没有盼头的日子,谁愿意去奔呢?

(3)热情

河南新机的副总经理高宝松曾鼓励笔者将自己的文学作品发给他看,称看的多,就会慢慢有感觉了,片言只语让人倍感这位无聊老总之温暖,他同样是一位被人称为难得一见的愿意回短信的老总。张林桂先生更甚,笔者与之交往,他几乎每信(包括短信)必复,且常有鼓励言语。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似乎难于停下来细细叙说生活细节,往往喜欢快餐般的交流。从表面上看,效率至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上风,但中国传统的五千年文化所沉淀下来的一些重视伦理、重人情的文化基础,不会轻易的被西方重效率的文化基础所代替。

事实上,深圳这座重效率的城市,绝大多数人包括已经买了房的人都会认为自己不是深圳人,其归属感不强可见一斑。

有的老总以级别高低来决定交往与否,这种观念带有极强的功利性。拉远心灵的距离,也就不奇怪了。

山珍海味、红蓍白菜,各有价值,难道老总能够每天只品尝山珍而不喝白粥吗?或会营养不良,这恐怕也是时下某些行政官员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被百姓厌恶的根本原因。

(4)因材而用

没有特点的企业断然不会脱颖而出。换言之,若所有员工都做同样一件事情,毫无疑问企业将是没有特点的。

发展员工的个性特点,善于引导员工,将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理念溶入企业当中去,员工或长于技术,或长于文案策划,或长于市场销售,或长于文艺表演,应该各能尽情发挥。

人尽其才,管理者当然深知企业城府,又岂会迷失方向呢?

(5)当回保姆

经济学大行其道下,许多人自称自私的经济人,强调人与人是交易关系,于是,各种为谋利不择手段的个案层出不穷。最流行的说法是:无奸不成商员工怀疑管理者,管理者把员工当做挣钱的机器,完全不考虑员工的情感或者心理状态。这样的企业里的雇主关系不可能达到相互信任。

上海澳科利公司管理者以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帮助员工介绍对象,积极为员工买房等大事出谋划策,赢得了员工的认同和追随。

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着想的管理者,将会得到员工超值的回报,试试看吧。

结尾

老总们,你们一双真诚的凝视的目光,一句感谢和片言只语的鼓励,或许可以换来一世的追随;而你们一次拖欠工资,或可换来一世的仇恨,让你不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