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胶产品印后加工
详细内容
为了保护不干胶标签的印刷图纹和提升标签的品质,目前很多不干胶标签印刷后都选择了覆膜、上光和烫金等表面整饰处理。
一、不干胶标签的UV上光
上光工艺主要应用于镜面铜版纸、铜版纸类标签的表面涂布,目的是增加其表面的光泽度,并达到防污、防潮湿、保护图纹的作用。根据加工方式,不干胶标签材料的上光分为单张纸上光和卷筒纸上光,其中卷筒纸上光是不干胶标签印刷工艺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
卷筒纸不干胶标签的上光是在轮转型标签机上进行的。目前普遍采用UV上光工艺,即:在印刷后的图纹表面均匀地涂布一层UV上光油。对于水基墨柔印标签,上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进行UV上光工艺应注意以下有关事项:
1. 上光油质量的检定
UV上光油品种多,都有一定的储存周期,并且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使川用前应检查一下上光油的颜色及其定量涂布后的干燥情况,以及添加剂的匹配情况,还要注意观察与所用的印刷油墨是否有反应。一般要求先进行上光试验,而后再投入正常生产。
2. 上光油的厚度
UV上光油的流平特性不如溶剂型上光油,若涂布量太大就会使上光后的表面出现条纹,影响光反射效果。涂布量过大还会使上光油干燥不彻底,仅表层干燥,造成复卷后粘连。
3. 上光油粘度和表面张力
上光油的粘度对其流平特性、干燥速度、表面光泽都有影响。要根据不同的纸张,调整适合的粘度。在调控粘度的同时,还要注意上光油表面张力的变化情况。要使上光油的表面张力小于印刷品油墨层的表面张力,这样,上光油才能完全润湿上光表面,避免出现针眼、条痕等质量问题。
4.速度、涂布量、压力、烘干温度
上光涂布速度、涂布量、压力和烘干温度四者是互相制约的,需根据不同的纸张表面对上光油的润湿、吸收情况,合理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
5. 定期检查UV烘干装置
UV烘干装置中的紫外线灯管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有效功率在逐渐降低,一般UV灯管的有效时间是1000小时。生产中应定期检测其有效功率,当使用时间接近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
二、不干胶标签的烫金
1.烫金方法
根据不干胶标签的加工方式,其烫金方法分为单张纸烫金和卷筒纸烫金。单张纸烫金向传统的烫金工艺相同,在专用烫金机上加工。卷筒纸烫金是在标签联动机上完成的,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加工方式。目前,卷筒材料烫金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标签机上平压平烫金
凸版标签印刷机无论是平压平还是圆压平型设备,由于卷筒纸间歇给纸,所以烫金全部采用平压平方式。一般情况下烫金工位为独立的单元,也有一些机型烫金向模切共用一个单元,分开使用。
②多工位平压平烫金
有些机型有两个工位的烫金单元,如日本Shiki的SMHC-45-MWL标签机,其一个单元靠近印版,完成横向烫金,另一个单元为独立单元,完成纵向烫金。该机型可同时进行双色烫金。
③加工机上平压平烫金
加工机是专为加工印刷后的卷筒标签和不需印刷的标签而设计的。烫金是加工机的一个功能、加工机上的烫金装置普遍采用平压平方式,其工作原理同上述标签机。
④轮转机上圆压圆烫金
圆压圆烫金所用的烫金版为滚筒状,烫金时与压印滚筒对滚接触,实现烫金。圆压圆烫金适合在连续式输纸的轮转型标签机上使用,但对输纸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对印刷速度有影响。但相对于平压平烫金,大大提高了效率。圆压圆烫金辊制造成本高,所以只适合长版活烫金。
⑤轮转机上冷烫金
这是一种烫金新工艺,不再使用加热后的金属印版,而是利用印刷粘合剂的方法,使金属箔转移,实现烫金。工艺流程是:在印品需要烫金的位置先印上UV压敏型粘合剂,经UV干燥装置使粘合剂干燥,而后使用特种金属箔同压敏胶复合,再剥离金属箔,于是金属箔上需要转印的部分就转印到了印刷品表面,实现冷烫金。冷烫金工艺成本低,节省能源,生产效率高,可利用现有的设备部件,不需增加附加装置,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