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印刷行业课题>我国印刷机械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3)

我国印刷机械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3)

详细内容

标准化工作任务
  
  1、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标准化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向、工作手段、工作程序都产生了重大变化。为了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重大国策。也是突破经济发达国家设立的技术壁垒的一项有力措施。积极等同采用国际印刷机械标准是标委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在企业的资助和支持下,组织翻译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印后及纸张加工设备、印刷设备安全标准就是带有一项方向性的工作。这项国家强制标准的贯彻,将对企业制造的印机产品在安全性能上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从设计开始就贯彻的安全规范。将大大缩短产品进人西方发达国家的时间周期。过去,我们的印刷产品为进人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一般是设计试制用户验证修改设计小批国内销售CE认证修改设计CE多次复查出口。而直接引人安全标准设计的产品,在经过试制一次反复后.就可以达到出口条件,就是需要通过CE安全认证。也相对容易得多。2003年标委会召开标准审查会.作了印后设备安全标准内容介绍。与会代表反映强烈.纷纷要求索取该标准文件,这反映了印刷机械企业对安全标准的迫切要求.也反映国产印刷机械设备走出国门的迫切愿望。采用国际标准的另一项任务是收集国外先进的产品标准,作为我国现有印刷机械产品标准的依据。我国现行的印刷机械标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综合高、中、低档产品的质量现状,经过综合讨论、协调、让步形成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质量验收标准,以GB/T32641989单张纸平版印刷机为例.最高印刷速度是6000张/时就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是在015印刷机和高速自动机平衡的结果。套印精度国外产品为0.01mm,而我国印刷机标准套印准确度为0.12mm,差距是相当大的。用这种标准水平用户不满意,只能出口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不能提高国产印刷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

  2.提高标准化水平

  现在产品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企业有权选择采用哪一级的标准,如:企业可以采用当地质量管理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也可以采用用户认可的不同年代或最新的现行标准。因此现行标准可以与国际接轨或制订国内高水平的标准。企业有选用标准的自由,只要用户认可就行。行业标准的水平提高以后.可以在用户心中形成一个概念,即采用行业标准的企业产品有高的质量水平,克服现在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的不合理现象.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标委会委员在行业中的地位,又使标准起到规范市场,制止低水平恶劣竞争的目的。

  3.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

  第三届标委会是在第一、第二届标委会建立印刷机械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之上组织建立起来的,根据我国印刷机械产品和市场具体情况.产品标准仍然需要扩大品种,如直接制版机、喷墨印刷机、无线胶订联动线、精装联动线、间隙式不干胶印刷机、涂布机、横向分切机等产品标准.应该组织企业制订。近年来,先后制订的输纸机,单张纸凹印机、平型网版印刷机、柔性版印刷机、丝网印刷机铝合金网框等标准,使印刷机械产品标准化体系更加趋向完整。当然。还有不少企业生产针对印刷机的自动套售系统、定点定量润滑系统、网纹辊、墨色遥控、号码机、零速自动接纸机、高速自动接纸机等配套产品,也应该有行业标准,进行质量规范,从而扩大标准覆盖面。

  4、建立有效的技术屏障

  依靠标准的力量建立保护国内印刷机械企业的技术壁垒体系,也是一项重要的标准化工作。由于各种原因,似乎没有什么进展,当然这项工作有一定难度。有人讲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比我们高,安全性能比我们强,根本无法建立技术壁垒。当前,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制订二手机限制进口的技术壁垒的标准,其内容应该包括:

  ①国内已经有厂家批量生产的印刷机械产品,不应该进口二手机产品冲击国内市场,标准中可以列出有关产品的明细表。 

  ②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二手机和新制造的机器都不允许进口。

  ③国内没有厂家生产,又没有相关产品可以替代二手设备,应建立完善的进口审批程序。

  ④不允许二手印刷机械设备在国外拆散,以零件配件的形式进口,搅乱市场。

  ⑤国产设备没有实现出口,或已经出口再以进口设备的名义返销国内变相进口的恶劣行为应该禁止。

  转变观念,开创标准化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