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序安排与色偏 - 多色机印刷品的色偏问题
详细内容
多色机的印刷品与打样稿相比,有时虽然使用相同的纸张、油墨及墨层密度值,但印刷品偏红、偏蓝、偏灰等偏色情况仍会出现。仔细研究,除了两者使用的机器、压力、转速等不同以外,色序安排不一致也有极大关系。 我国绝大多数印刷厂的打样色序,按照几十年来的“老皇历”,一直为黄、品红、青、黑。当然这个责任不在打样操作者,因为许多工
厂单色机、双色机、四色机都有,谁都不知道该打样的产品将安排在哪种机台上印刷。而印刷车间的多色机的色序安排.却要按照油墨的黏性、墨层密度值、实地色块的多少等因素,改变成倒色序或倒交叉色序来印刷,问题于是就产生了。由于油墨遮盖力的因素,后色必然要将前色印迹遮去一部分,致使印刷品呈现的色彩总是偏重于后色,或者偏重于后两色同前色的混合色。特别是多色网点叠合起来的那部分画面的色彩,由于色序的不一致,最容易产生印刷品与打样稿之间的色偏弊病。
例如:打样稿呈现的是一件暗绿色的衣服,由于是按黄、品红、青、黑色序打样的,在达到标准密度值的情况下,暗绿色的衣服色调偏冷,较为鲜明。而用四色机印刷,色序以黑、青、品红、黄来排列,印出的暗绿色衣服,色调偏暖偏红、显得陈旧。
为了加深认识。现将四色机印刷中不同色序安排所产生的色偏倾向列于表9—4中。
有些多色机的操作者,在印刷过程中为纠正某部分画面的色偏,采用调整墨层厚度的办法来补救,却带来其他弊病。例如把红墨的墨层厚度降低,则人物的嘴唇就不够红润;若反过来把青墨的墨层厚度提高,则青色网点就会因超墨量而变得粗涩,影响画面的清晰度及整体效果,甚至还会产生逆套印、混色等弊病。因此,要想使多色机印刷品同打样稿之间消除色偏,应将两者的色序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