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启幕
详细内容
2008年7月13日,迎奥运、面向世界、保护版权2008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拉开帷幕。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八所高校的40余名辩手齐聚京城,就版权保护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
据了解,早在2006年,国家版权局就面向中学生开展了版权保护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2007年国家版权局举办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以此启动了从我做起,拒绝盗版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该次辩论赛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更加深入到青年知识分子心中。而刚刚启动的2008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是国家版权局主办的第二届辩论赛,为何持续采用辩论赛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版权保护宣传?与上届相比,今年的辩论赛有何不同?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了辩论赛主办单位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陈莉萍。
记者:国家版权局为何持续在大学生中开展版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
陈莉萍: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这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最近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纲要》的出台正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举措。围绕《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全国各有关行业、部门采取多种方法、措施激励创新,提升全民对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知识产权其他领域相比,版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更依赖于社会公众意识的提高。国家版权局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版权知识普及与推广活动。其中,特别重视大学生群体对于促进版权保护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和创新的主体。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成为有良知、有责任感的青年群体,应当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而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他们来实现。因此,国家版权局一直坚持在大学生中开展版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
记者:国家版权局为何持续采用辩论赛的方式进行版权保护宣传?
陈莉萍:去年,国家版权局就组织举办了首届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社会各界普遍反映辩论赛这一形式应该很好的继续保持下去。
2008年,全世界关注奥运,全中国聚焦北京。在这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时刻,为了更好地迎接奥运盛举,国家版权局决定再次举办主题为迎奥运、面向世界,保护版权的2008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活动。奥林匹克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以此激励运动员,奋发向上,勇夺桂冠。同样的,此次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活动,将凸显更广、更深、更远的精神,不仅旨在提升大学生群体对于版权保护的关注度,展示大学生群体对版权保护的研究成果,更希望通过辩论赛让参与奥运的国际友人,和关心中国知识产权的友好人士,看到中国的版权事业,正在更加广泛的影响公众、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更加长远的发展壮大。迎接奥运,就是把主题活动的宗旨和奥运的宗旨,相互融合在一起,通过辩论赛融合到更多人的眼中、脑中、心中。
记者:今年的辩论赛与去年相比有什么不同?
陈莉萍:通过去年的首届辩论赛,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版权保护的兴趣和关注度非常高,有些大学生对于版权保护制度和发展趋势研究比较深入,提出的观点不乏真知灼见,为我们开展版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今年的辩论赛组织策划过程中,国家版权局决定适当增加辩论赛辩题难度,辩题的制定将更加专业化,特别是本次辩论赛紧密联系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版权保护制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比如,初赛中关于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版权补偿金制度、邻接权等问题,都是国际上版权领域比较前沿的问题。概括地说,更专业、更前沿是本届辩论赛与前一届最大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