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数控编程基础>数控编程概述

数控编程概述

详细内容

在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进行程序编制,简称编程。所谓编程,就是将加工零件的加工顺序、刀具运动轨迹的尺寸数据、工艺参数(主运动和进给运动速度、切削深度等)以及辅助操作(换刀,主轴的正、反转,切削液的开、关,刀具夹紧、松开等)的加工信息,用规定的文字、数字、符号组成的代码,按一定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过程主要包括分析零件图样、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程序和程序校验。程序编制可分成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类。
手工编程时,整个程序的编制过程是由人工完成的。这要求编程人员不仅要熟悉数控代码及编程规则,而且还必须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知识和数值计算能力。对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数控编程计算较简单,程序段不多,采用手工编程即可实现。
自动编程是用计算机把人们输入的零件图样信息改写成数控机床能执行的数控加工程序,就是说,数控编程的大部分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目前常使用自动编程语言系统—— APT(Automatical Programmed Tools)来实现自动编程,编程人员只需根据零件图样及工艺要求,使用规定的数控编程语言编写一个较简短的零件程序,并将其输入计算机(或编程机),计算机(或编程机)自动进行处理,计算出刀具中心轨迹,输出零件数控加工程序。
现在流行的自动编程系统还有图像仪编程系统、图形编程系统等。对不同数控机床,加工程序有所不同,但基本方法和原理是相同的。在加工程序中所用的输入代码、坐标位移指令、坐标系命名、加工准备功能指令、辅助动作指令、主运动和进给速度指令、刀具指令以及程序和程序段格式等方面,都已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我国也参照它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这极大地方便了数控机床的使用和推广。但是在编程规则上,各厂家生产的数控机床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编程时还应按照具体机床的编程手册中的有关规定来进行,这样所编出的程序才能被该机床的数控系统所接受。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和开发的华中Ⅰ型数控铣钻床 (见图1-1)系统和数控车床(见图1-2)系统为例,介绍其数控系统程序编制的指令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