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去融化幼儿心灵的坚冰(一)
详细内容
有人说: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可大家都知道在上学期中在短短的两个月里,我们中国的校园里发生了六次校园杀人事件,真是可恶又可恨。这些事的出现,世人为之震惊!教育界为之震惊!
这几起校园血案的行凶者,有的是小学公办教师,有的曾是社区大夫。可他们真是丧尽天良连幼儿都砍杀。他们也曾受过教育,但为了生活中的小事,竟极端残忍地操起利刀,刺向那些反抗能力最弱的幼儿。当然,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也在人们的心理留下了阴影。对社会产生了无法挽回的危害。
事件过后,对于校园杀人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难道更不值得认真地去思考吗?
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从校园杀人事件中,我想到了古人说过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他说明人在成长过程中,思想品德的高尚与否,受环境、家庭、社会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年轻的父母忙着工作,往往注重于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关心。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体制的缺陷,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有高尚情操的人,首先要从小培养和激发幼儿的爱心。因为爱心是做人的美德!而爱心,又是美德的基础。可以断言:一个人从小缺少爱心,就不可能有完整的品德和人格。长大后,他可以冷漠无情,可以不顾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天马行空,吾行吾素。给家庭,给社会制造无穷的麻烦。他不是社会的良性细胞,他是害人的毒瘤。以前有个马加爵去杀同学,今天那些去杀没有反抗能力的幼儿,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在这些事件中,我感到自己任重道远,感觉到从小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