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万建“村中城”爆夏耀周致富轨迹(一)
详细内容
云南农村亿万富豪夏耀周的造城梦和为此展开的争论,成为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运动中观念冲突的缩影。
花三千万元为乡亲们村中造城的大胆构想,将云南富豪夏耀周推到了舆论的前沿。
按照夏耀周的计划,他所在的云南高寒山区通南铺村将成为当地第一个村中城市,城市建成后,村里141户村民将洗脚上田告别传统农村生活男子进矿上班,妇女到农庄工作,每户居民还将拥有一套200多平方米的欧式联排别墅。大家将像城里人一样,在自己的小区里逛超市、享受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集中赡养,所有适龄儿童享受全免费教育。
不过,对于这项宏伟的计划,当地人并非全部赞同和拥护,有人甚至质疑夏耀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跨越两个村的致富轨迹
2007年10月16日,云南省宣威市。
连接市区和倘塘镇的山区公路,不时有装满煤炭的重型车经过,那些煤车里或许装过夏耀周的故事。
在一辆坐着五六个人的小汽车里,随着记者提出的问题,夏耀周的名字迅速成为热门话题。
你要了解夏耀周,最好在旧堡下车,一名50岁的中年妇女告诉《法制周报》记者,夏的出生地和现在的办公地都是旧堡村,这里连着他挖煤的夏家箐村和搞农业开发的通南铺村。
旧堡村村支书夏庭钊与夏耀周是堂兄弟,他对夏耀周的财富之路颇为熟稔。夏庭钊说,夏耀周并不是暴发户,这个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见多识广、有眼光,他是凭实力致富的。
在夏庭钊看来,夏耀周早年的磨难是他后来成功的关键。今年44岁的夏耀周是家中的长子,曾经早早地接过了家庭重担。
那个时候山区穷,一年的粮食往往半年就吃完了,夏庭钊说,没有吃的,夏耀周16岁时就下井挖煤,17岁拜一名四川木匠为师当学徒,19岁出师闯昭通,当年做小木匠的时候,还到过西藏。即便如此,他也没能使全家过上富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