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阿斯匹林
详细内容
[我按]
设想一下,要是我今后,说的是今后,某成了一个大人物,却没有留下传记;某转行当了大作家,却没有拿得出手的箱底儿货;某沦落为时间的闲人时,消度日子也需要本回忆录不是。
为了今后可能的万一,我决定从今天开始,以日记的形式,记载自己的生活。把一个物质世界里的我,呈现出来,为另一个我的评判鉴别提供素材,以期在精神上和物质的我统一。总的要求是本色出演,重在真字,时间上可以间断但不能中断。文字的好坏倒不重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谋万事者,不可谋一时,就是注解。
如果要取个名,那叫《人生日记——浩如烟的中年》吧,主人翁呢,叫浩哥。
[正文]
星期六,到北辰天街,买了台mac——苹果一体机。外形充满科技感,银色机身,21?屏幕,金属质感键盘,无线鼠标,炫耀着正宗苹果血统的华贵。其实,买这东东是星期五晚上合计的,一夜过后说买就买了,我都吃惊于下手如此如此迅速。看来在购物方面,我很果断,这一方面与我消费观有关,同时可能昭示出品牌强大的号召力。购物是城市人生活的必须,也是消遣,对一些人来说甚至是无聊和炫富,就是这样。这机器的显示效果着实了得,清晰而稳定,看视频和图片很帅,还自带了摄像头,就是对比度太强,好象放在白日下面照着似的晃眼,跟它的手机一样。从使用的角度来讲,这家伙太欺生了,一套完全陌生的操作系统,没有办公软件,没有右键功能,关闭窗口叉叉在左边,你手指往下它页面却往上,你心理想这破玩意儿是火星上生产的吧,你辛辛苦苦多少年,在windows大学混了个文凭,人家app大学就是不承认。在家里折腾了它两天,好多好多地不配合,它压根儿没从我。而且立在书桌上,大大的,看得我眼睛疼脖子酸,看来要让我真正舒服起来,还需要继续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姿势才行。反正,我们人机之间,还得较量两个星期吧,看看能不能把它和谐了。也不要太快,这东西对身体没神马好处,我"喜新"也得注意身子骨啊,老大不小的啦。
说到苹果,我还喜欢那个劲,在小区里忽忽攸攸地转两三个圈子,回来,拉开冰箱,拿个大苹果,红彤彤的,削了,一口一口,嘎嘣嘎嘣的,脆!甜!凉也!然后,临睡前,吃两颗阿斯匹林,我妈说,这是中年人的好药,我妈还说这是书上说的。我把它当保健品来吃,真的是中年了,吃就吃呗。最近,啃苹果和吃药成了我的新习惯。
我还有个习惯,一到周末可以睡懒觉的时候,大老早就醒,好象捡银行的钱一样自觉。轮到上班应当早起的时候,眼睛皮总也睁不开,好象让有人要冲我借钱似的。这要分析分析,浩哥心理边肯定这样认为的:周末是自己的时间嘛,一点也浪废不得,狠不得把一天拉得再长一点。平时工作的时间是别人的,干嘛那么卖命喽,能睡会儿睡会儿吧。这当然不是觉悟低,而是浩哥对生活价值的取向是正面的啦。
取向呢,又与浩哥一以贯之的好恶和兴趣分不开。昨天晚上,我看了两个多小时的博文,我没想到这些文章那么吸引我,讲的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里规律性的深层次的根源和本质,充满了思想性和批判性,深刻而理性(日哟,键盘里的顿号打不出来喔,只好用而),象灯塔指引着我的航向,象闪电击中了我的灵魂,象明灯照亮我的人生,呵呵。原来,我的大脑还是喜欢这些厚重的文字。浩哥很长时间不上网,怕耽于浅薄;也不看央视新闻,不屑于千篇一律(外国人说,在中国的家庭可以很过隐地按着遥控器换频道而不怕漏过什么目,知道为什么吗?)。那我干什么呢,我打游戏帝国时代2,这是我在儿子两岁时候玩的,现在儿子都12了,眼瞅着就小学毕业了。我也并不是真想打游戏,就是想换个玩法,我寻思这可以让自己轻松自在些,不要老让自己活得象中央领导人那样深沉(上面的答案是,因为每个台的节目都一样),也是确实不会别的游戏,当然也不愿意学,怕上瘾,就打帝国2一次也能耗去三四个小时,把儿子馋得惨不忍睹。要么我就看连续剧,浩哥我说句公道话,现在大陆拍的连续剧,比新闻联播好看多了,完全不能用过去的老眼光来看了,《木府风云》、《新编辑部的故事》都相当有看头。比电影的水平也高些,但听黄老师说,《中国合伙人》也是不错的,得寻个时间看将过去。说这么长一段,其实是想说我喜欢看文章写文字,重点是想说下面的内容:
今儿,我有意的,到"红袖添香"和"九九文章网"去注了册,想到里面去搞一搞,呵呵,那里边有散文\杂文\诗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都是些真人原创的,但以年轻人居多,文彩斐然,一派青春气息,逼得老身想知难而退。这世界果真是八o九o后的天下了,但我甘当新时代的小学生,从劈材烧火洗锅摘菜开始,边干边学,咱错过了创业的时机,还不兴让人家创作吗,没准我身上潜伏着某种长期没被诱发的超人基因呢。我起了个名儿,叫"半屋明",我也不知道啥意思,反正脑子里突然间蹦出来的,希望这三个字能带给我快乐和满足,反正是给自己的生活带点新鲜劲头过来。
5月27日星期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