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五水厂技改消除磨合期的对接方式
详细内容
水厂的建设和改造一般都是投资方和施工建设方形成甲乙关系,建设完成后水厂的工人再逐一接手新设备。因此,水厂一套新工艺设备投入正式运行时,总有一段技术磨合时期。在这一段时期,如遇到运行不理想的情况,还会麻烦不断,弄不好甚至会严重影响生产。而长沙市第五水厂在2008年10月完成全面技改后,几乎没有磨合期,那些长期与六七十年代老旧设备打交道的一线工人们,从新机器设备的试运行开始,便驾轻就熟,完全进入角色,使新设备很快就体现出了先进技术的优势,生产数据优良情况在司属单位中最为突出。他们面对跨越好几个年代的21世纪新技术,何以能很快进入熟练运用状态呢,水厂工人透露的密诀是:在施工进入的前前后后,全员都是以甲方的姿态参入技改的全过程,甚至直接参与安装施工。
五水厂历经半年时间完成了全部的技术改造,除了取水泵房外,主要设备的更换率达到80%。这些新安装的设备,代表了世界尖端的供水生产工艺,其技术的先进性与水厂原先那些二三十年前的旧设备相比,可以说是从第三世界一步跨入了西方国家的先进行列。这次水厂技改的范围是:净化系统改造、送水泵站改造、配电系统改造、自动系统改造和建筑装修改造。技改工程进入高潮时期,也是供水旺季最紧张的阶段。为保证安全供水,又确保技改工程按计划全力推进,他们一是提前进入。在工程还没有启动时,就与投资主体总公司项目管理部联系,将厚厚的大本图纸拿到复印件,分发给相关的班组,并组织学习讨论,让每一个工人清楚了解:技改将更换什么样的设备,新的工艺流程是如何布局,线路图的基本走向等,使操作人员对涉及到自己岗位的技改心中有数,从而由局外人一下突变为局内人。以至安装单位对有些技改部位作改动,水厂相关设备操作人员马上看出与图纸不符之处,解释过程中,即便是合理技术改动,水厂员工还要将改动的原由和原理弄清楚才罢休;二是全程参与。技改是在边生产边施工中进行的。工人们虽然要保证用水旺季的安全供水,但旧设备拆除开始,便以相关操作人员为责任主体,安排生产与施工的分配时间,一起排出施工进度表。并对安装情况作记录,设备运行发现问题现场即作了解决。第一台滤池闸门安装后在反冲洗时出现问题,在安装第二台时便一起将前面的问题给解决了。他们对照图纸,察看新设备机件组装位置和线路图的走向。新技术对低压电采用的是自动化控制,没有操作台,相关操作工人出于对生产安全的考虑,特别设计了一个控制柜;三是专人守护。水厂是重点守护单位,施工对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他们每个班组织了3名员工监控施工。民工每天从进场始,监控人员从每一担砂石从池上过,是否会漏入清水池?车间堆放的砖石对机制操作的影响?脚手架对设备运行的阻拦?等一系列问题都要考虑到。正因为监控严,及时避免了诸如:新电路安装与正在运行的旧电路交织、外装修施工踏板压在桁车轨道上等安全隐患,多次拦住了外来人员的进入;四是现场培训及时检验。他们请来专家给车间主任和值班长上课,专讲新设备的使用和问题的发现、避免及解决办法。讲课中对刚安装的设备设置模拟故障,要求学者现场解决,其重点放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所有在岗人员都要进行设备突发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操作在考核机件操作时,即使一个程序有误也不能过关。如:施工单位在进行滤池控制柜改造时,截断旧电源和连接新电源的工作既不要施工单位做,也不要电工或车间主任操作,而是现场由值班人员完成,以考核技术掌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