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传动与执行>ADI发力电机控制市场,推整体解决方案

ADI发力电机控制市场,推整体解决方案

详细内容

"ADI在中国的电机类产品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ADI电机与电源控制事业部亚太区市场经理于常涛判断到。"具体理由有三点:第一是确保能源效率的改善,第二是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研发效率,第三则是互联互通等先进制造理念的进步。这三点可以促使中国电机类市场不断高速前进,不光中国,整个国际市场也是如此。" 于常涛特别强调:"ADI一直专注于给客户带来额外性能及价值,而不是简单的低成本竞争。随着国内厂商越来越强调系统级应用,因此对软件及系统级应用非常重视,ADI能做的就是帮客户快速实现差异化,通过集成更多的控制功能,让客户更快地完成项目。" 于常涛表示,ADI除了更专注于系统级应用之外,在性能、可靠性、产品种类等多方面都有着绝对的竞争力。"具体来说,首先ADI提供的是完整的信号链、系统以及解决方案,其中也包括算法、工具等,通过提供接近产品级的硬件方案,让客户可以直接开发,这种支持和只提供一个开发板相比,无疑是增加了巨大的附加值。" "第二,由于国内产品研发周期要比国外快,因此客户需要的是更多的支持,使其可以全身心专注于算法领域,这就要求我们的支持团队的快速响应,ADI目前不光有产品支持工程师,还有针对系统的工程师,从而形成完整的支持网络。第三,随着工业行业的不断渗透,很多客户都在进行着系统延伸,系统厂商不光要做系统集成,还需要一些控制器、电机等产品;而控制器厂商则在尝试电机、编码器、数控机床等系统产品。这些客户如果是ADI直接进行方案或者元器件级别的合作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需要我们联合第三方厂商,为客户进行系统级的服务。"完整的产品线 据于常涛介绍,目前ADI的产品涵盖处理器、隔离、功率模块驱动、电流检测、电压检测等几乎所有产品线,所以很容易实现系统级的整合。核心是处理器 处理器是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ADI的ADSP-CM408F是业界最快一款伺服处理器,采用ARMCortex-M4内核,同时其内部集成业界最高精度的ADC,以及SINC滤波器,从而确保无论大小功率下,整个控制环路都能够快速且准确。 目前伺服处理器的选型包括MCU、DSP以及FPGA,在于常涛看来,这三种器件各有用武之地,选型主要应依据需求来定,比如FPGA的灵活性,使其非常适合多轴系统,但是如果是通用系统,其价值无法得到最大发挥,对于开发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价格也比较高。而对于DSP与MCU,于常涛则强调:"过去十年间,以TI为代表的C2000系列DSP统治着驱动领域。不过目前从性能角度来讲,Cortex-M4F的性能已经不输于DSP,同时价格相对DSP会降低很多,因此未来二者将会有激烈的竞争。" "随着MCU平台的标准化,用户几乎不用代码更改便可以轻松实现平台的切换,和采用哪家方案无关,这样工程师的开发难度会降低,产品开发速度则会提速很多。"于常涛补充道。"我们不光有文档、应用笔记, 还有一些外围设备驱动, 包含一些不同层面的工具样品,还有一些电机控制的屏幕板、 更接近产品化的模型板。总而言之, ADI一定可以做到用户只要关注自己算法本身平台的移植就可以了,其他外围的问题我们可以全部解决掉。" 据悉,目前已经有不少客户在做CM408的前期研发工作,很快就会投入量产。高可靠隔离 隔离技术是ADI另外一大法宝,"电机伺服控制系统涉及强电和弱电,以及通信接口,必然要使用隔离保障安全;第二则是由于功率模块的存在,噪声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有三种主流隔离系统,包括光隔离、电容隔离以及磁隔离,ADI的iCoupler磁隔离技术是目前市场上功耗最低、速度最快、集成度最高的产品。 正是由于磁隔离集成度高,面积小,因此可以将收发器、隔离电源等集成在一起,同时也可以集成CAN、RS485等总线接口,或者IGBT/MOSFET门级驱动等。相电流检测 由于CM408内置SINC滤波器,因此对于中小功率来说可以使用电阻采样+AD740x+SINC滤波器的方式进行电流环路控制。而对于大功率应用来说,由于Hall传感器自带隔离,因此可直接利用CM408的16位SAR ADC。门级驱动 在整个伺服系统当中,功率模块是非常核心的环节,功率模块的驱动必须有隔离需求,ADI将磁隔离技术与门级驱动整合,可实现高可靠低传输延迟等特点,尤其是在出现故障需要紧急断电的时候,传输速度越快的驱动越能保证安全。 于常涛表示,未来有四大领域适合ADI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健康设备监测、机器视觉、工业无线网以及磁阻检测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