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贩店经营之道(一)
详细内容
量贩店的市场经营之道
在开了几家店之后,我确信公司的内部力量和分店的经营管理品质,允许我们进行下一步骤:店将对所属区域的市场地位负起完全的责任。
这是一个很大的责任,但不用担心:总公司的所有部门将给你们所需要的支援。
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你们市场的竞争对手。分析完竞争和顾客之后,就完全由店来决定开始的动作:总公司采购部门将会全力地支持你们。
分店的新角色只有在全店同仁充分地参与才能有效地发挥。
为了把你们每个人都训练成为生意人,所以应该发展出一套入门计划。
为了帮你们这样做,我先列出下列重要的项目:
(一) 顾客
我们的核心顾客(餐饮业、零售商、小贩、公家机关、公司行号)应可以在卖场内找到他们所想要的东西:具有竞争价格的合意商品,不多也不少!
(A)试着去找出什么是顾客所需要的。
这可从有系统地与顾客会谈中得知,在店内或去拜访都可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顾客面对面的谈。为什么你买这个而不买那个?这每个人都能做:从接待顾客到收银或稽核的过程中都能做。
(B)组织一个专门收集这些资讯的系统:假如记忆力不够好,只要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就能解决得了。每天收集这些信息,在每一促销假档期结束之后,分析这些资讯和决定做什么或不应做什么。只有这么做,他们才会觉得被尊重,也会有继续努力的动机。
为了增加我们的主动开发顾客且将我们的市场潜力发挥到极点,所以我们的客服代表用有计划有组织的方法工作。
客服代表的功能是:
(1) 解决问题(地址错误,客诉等)
所有被退回的快讯(地址错误,搬家等)应该在10天内与其联络,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更改地址,删除原有记录,在此情况下,那就再寻找登记新的客户),不论用电话或亲自拜访皆可。所有的店都有大量的待处理的问题邮件顾客。我们必须在一周之内处理完毕。
(2) 拜访顾客:不管是顾客自己要求,或是那些申请卡却没有营业登记证的顾客(由总机或接待做个简单记录,然后交由客服代表作处理。)
(3) 持续性的客访:检查是否所有的潜在客户都已登记。
(4) 特殊的举动:例如去送礼。
(5) 与主要客户维持高的联络率:至少一年拜访他们二次。
为了增加客服代表的效率,我建议可以将要拜访的区域划分成和客服代表人数一样多(通常有四个)。店经理代表们每个礼拜开一次会。
一个不错的方法是邀请请顾客到办公室进行面谈,营业或客服副理也可以这样做。
(二) 竞争者:
为了要负责我们的市场地位,我们应该要区分我们的竞争者,不用区分太多。
我建议区分为:
(1) 生鲜批发商场
(2) 传统批发商
(3) 一个食品批发折扣商(倘若有的话)
(4) 二个百货批发折扣商(倘若有的话)
分析他们的优缺并检视之,竞争者信息的得知管道是来自于我们的顾客:他们在哪里买?花了多少钱?这些可提的信息可以用来做为商品、价格、和促销决定的依据。
(三) 商品:
我们的优势之一就是我们提供一次购足的服务。为此量由我们必须满足核心顾客70%的商品需求。店内应该注意的事项如下:
(1) 商圈内的特殊品牌:当地制造商、地方农会的产品。
(2) 全国品牌的可能性或仅次于自有品牌的知名品牌商品。
(3)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请检查我们的小分类标准,小分类千万不要太多!太多的选择会令人感到困惑,顾客可能会不买,因为他们觉得难以选择,所以就比计划中还要早离开!
一个好的选择就是:
在品牌之间做选择(店内必须有较多的电视广告商品)
如果没有强势的品牌,那就在价格差别上做选择。
下列的图表可以作为判断商品品项的简单原则:
市场规模与品牌种类:
品牌
市场大小
很多
少许
几乎没有
很大
大量选取(a)
减少
(b)
中等
减少
减少
很小
(c)
(d)
(a)无酒精饮料,速食面
(b)生鲜产品
(c)牙膏
(d)盐
(5) 确定所有具有相同用途或功能的商品都摆在一起:全部的苹果汁都摆在一起等。在此范围里,所有店的问题都会获提改善。
(6) 我们的餐饮客户应该给予特别关注。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拜访他们,在厨房与之洽谈,试着找出我们所遗漏的重要产品。
(7) 如果需要更多的产品信息,要毫不犹豫地开口问。
(8) 对包装要特别注意:是否适合自助式采购?也就是说:标签内容是否清楚,包装情况(如:坚固,清楚)
(9) 为增加对专业客户的销售额,我觉得更多的整箱出售会更有助益(假设价格很有吸引力),请确定店内有选择过的整箱商品出售。也要确定季节性商品(冷气机,礼盒,衣物)能够在换季的一个月前开始在店内大量展示。
(四)定价:
我们的定价方式应该以以下原则为依据:
(1) 消费性商品的价格应该比特定的竞争者的还要低,当然这必须视商品的毛利结构而定:奶粉的价差应该会比干果低。
(2) 专业用产品的价格应该至少比零售商的进价便宜5%,但可能的话最好是便宜8%以上。
如果去做市调,就要确定我们是拿苹果比苹果(即同品牌规格,或质量相同之商品):对产品的认知是必要的。那也就是为什么最好由专人来做的原因了!最重要的是拿正常商品与正常商品做比较,而不是和促销商品比。
基本规则:我们不跟竞争削价竞争(可能有例外的时候)。假如强势品牌商品的促销价异常地低,那就直接通知总公司采购主管!然后,他们可以和厂商议价了。
制定售价是采购主管的责任。假如遇到价格上的问题,就直接通知他,你会在48小时内得到答案,如果非常紧急,你可以直接改价,如果你致力于良性沟通,对于这方面的需要将是非常有限的。
除了我们的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