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分析>浅议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防范对策(一)

浅议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防范对策(一)

详细内容

〔摘要〕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民营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财务风险是众多因素中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逐渐发展壮大,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己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民营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存在严重的财务风险是民营企业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收益风险,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由于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筹资困难、管理水平低下、人才机制不灵活、设备科技含量低、决策盲目、风险经营等,使其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以下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问题和防范对策进行浅显分析。
一、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财务风险管理角度分析,目前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
许多企业日常营运资金不足、缺少基础性的资金管理,对财务补偿的滞后性严重认识不足,许多企业一没有资金计划、二无现金流量管理,平日里不能对进货与销售中的资金结算实施有效控制、对销售客户缺少信用管理,企业产品畅销亦不作其他投资时似乎一切太平,一旦经营稍有不顺就会引起应收帐款风险、存货风险、收支平衡困难亦是时有发生。
(二)片面冒进的经营行为
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业主既是投资者者又是经营管理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影响企业发展或成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企业家凭借其强烈的进取意识和扩张欲望、抓住机会不懈努力,在中国计划经济末期和市场经济创立初期的特殊年代里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这给许多中小企业业主以鼓舞、甚至被视为奋斗的标向,这也使得一些人产生了片面的认识,喜欢选择走捷径快发展的经营方式,当看到企业资金利润率高于资金成本、特别是行业资金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投资报酬率时,往往容易产生激进、甚至是冒进的经营行为,忽视财务安全,试图实现与其财务能力不相符的经营目标。
(三)没有长期规划,缺乏有序的资金运作
由于民营企业缺乏约束与激励机制、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根深蒂固,企业难以集聚、沉淀科学合理理财文化氛围和财务运作。许多民营企业因处在竞争的弱势地位,没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会计利润(即绝对数额)的多少判断经营业绩,风险意识薄弱,未能将长短期目标的有机衔接;由家属或亲属担任的会计和管理人员平时只是进行经营活动事后的会计核算即簿记工作,疏于会计资料分析及其运用,缺乏预算管理,资金调控余地小,风险防范意识差,不注意企业融资与再融资能力的培育与维护,在企业之间资金结算中存在不规范或难以准确预期情况下,极易导致企业现金风险,影响企业连续经营。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针对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民营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一)从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转变
家族式的管理最终决策权是在“家长”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民主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误,使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产生专制和集权化倾向。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民营企业应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建立新型民营企业,规范其经营行为,改善其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水平。特别是要逐步开放财务,让社会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获得社会的信任,缓解或解决民营企业的财务信用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