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维修技术>多制式彩电伴音制转电路故障检修(一)

多制式彩电伴音制转电路故障检修(一)

详细内容

薛春波
 
  多制式彩电为了接收多种制式的电视信号,让4?5MHz的伴音中频信号直接进入伴音制转电路;而5?5MHz、6?0MHz、6?5MHz这三种伴音中频信号则要经过电路处理统一变换为6?0MHz。中放电路伴音解调用的6?0MHz调谐回路发生故障,仅影响到伴音接收效果;而伴音制转电路中的选通中频变压器(6?0MHz)、判别中频变压器(5?5MHz)发生故障时,除了产生伴音不良的故障外,有时还会出现图像无彩色或彩色失真的故障。下面介绍5个维修实例来说明这种故障的检修方法。
  〔例1〕 高仕达CF-29C32PK型29英寸彩电(MC-15A机心,牡丹64C1、64C2A、74C2型彩电属同类型机心)输入AV信号伴音正常,接收电视信号伴音失真,但图像彩色均正常。
  分析与检修:输入AV信号伴音正常,表明功放电路及扬声器完好。测量IC151(TA8615N){25}脚输出高电平,正常,说明故障部位在伴音中频信号解调电路。该部分电路如图1所示。伴音中频信号从IC110(LA7555)

的{24}脚输入,在集成电路内部进行限幅放大、检波。解调后的音频信号从IC110的5脚输出,它的移相电路由L113和VC110构成。当输入6?0MHz的伴音中频信号时,R117的左端送入高电位,这时D113截止,VC110不接入电路,移相电路中的L113的“S”曲线的中心频率为6?0MHz;当输入的伴音中频信号为4?5MHz时,R117的左端送入低电位,这时D113导通,移相电路为VC110与L113并联网络,它的“S”曲线中心频率点为4?5MHz。测量R117电阻的左端为高电位,说明控制电路正常。用扫频仪检查中放电路LA7555的伴音鉴频“S”曲线,发现L113的谐振点已偏离6?0MHz,用调试起子将L113的频率中心点调至6?0MHz后,故障排除。
  〔例2〕 熊猫C64P88型25英寸彩电接收PAL制电视信号时,伴音声小且失真,图像无彩色。
  分析与检修:用VCD分别送入PAL制及NTSC制射频信号,发现NTSC制信号图像颜色及伴音均正常。从AV端子送入PAL制和NTSC制音、视频信号,图像伴音全部正常,相应的制式控制及屏显也完全正常,矛盾的焦点便集中在PAL制信号的接收与解调电路。理论上分析,此故障应从伴音制式转换电路入手。
  测量N1002(见图2)TA8615N{25}脚的电压为0V,而正常接收PAL制电视信号时此脚应输出高电平。造成

{25}脚无高电平输出的常见原因有:TA8615N{20}、{21}脚上外接的L1024识别中频变压器频率中心点偏离5?5MHz;TA8615N{13}脚输入的场脉冲信号丢失;TA8615N集成电路损坏。用扫频仪检查L1024的谐振频率,发现其已偏离5?5MHz,微调L1024的磁芯,将频率中心点调至5?5MHz,这时伴音悦耳、图像颜色恢复,再测TA8615N的{25}脚电压输出为高电平。
  从图2可知,调谐在5?5MHz频率点上的识别中频变压器L1024和TA8615N{13}脚输入的场脉冲信号共同控制4?5/6?0开关,二者缺一不可。由于L1024偏离5?5MHz,因而造成TA8615N的{25}脚错误地输出低电平,使V1017截止、VD1025、VD1026也截止,C1054、C1066在电路中处于断开状态,而未接入网络,此时L1025、L1026的吸收点分别为32MHz、33?5MHz,中放陷波器开始工作;中频曲线工作在NTSC制状态,带宽为6MHz,从而使得PAL制伴音解调工作失常,同时PAL制的4?43MHz色度信号也被衰减。另一方面,TA8615N{25}脚的低电平使VD1021导通,C1037、C1038、C1039被接入LC移相网络(L104)中,使其中心频率由6?0MHz变为4?5MHz。由于上述原因,致使该机出现了伴音声小且失真、图像无彩色的综合故障。
  〔例3〕 康佳T2916A型29英寸彩电,接收重庆有线电视台播放的20多套节目,其中位于H波段的一套节目的图像彩色时而正常,时而失真,当彩色出现失真现象时伴音也夹杂着强烈的“嗡嗡”声,其余频道的图像和伴音正常。
  分析与检修:检查发现接收效果异常的这个频道,故障现象呈周期性出现,时好时坏。故障发生时,图像彩色变淡且失真,似PAL制信号强迫工作在NTSC制4?43状态。分析后认为,20多个频道仅一个频道异常,说明彩色解码电路和伴音解调电路基本正常,可能是图像和伴音故障同步出现,估计故障点发生在伴音制式转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