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子测试测量>法拉第电磁感应测量仪(一)

法拉第电磁感应测量仪(一)

详细内容

在现行的高中物理课本中,电磁 感应实验一般用图1所示的实验 装置进行实验的。当我们插入或者拔 出磁铁,电流表就有指示,电流表不 但能显示电流的大小,也能够显示出 电流的方向(指针的偏转方向)。这 个实验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 不能定量显示磁铁的插入速度和电流 大小的正比关系,二是显示的数据只 是一个瞬间,不能精确地把最大值读 出。笔者设计的电磁感应定量测试仪 不但解决了上述缺点,还增添了新的 功能。

一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简介

法 拉 第 电 磁 感 应 定 律 表 达 式 : E =n DF/Dt,式中DF=DB·S,n为线圈的匝数,而Dt与磁铁的插入速度有关,速度越大,Dt越小。

二 测试仪的结构设计和试验方法

电磁感应定量测试仪的结构如图 2所示,它主要由底座、支架、滑道、 线圈等组成。我们按照1:4:9的比值 在滑道上刻上了刻度,实验时,把电 磁铁放在滑道的某一刻度位置松手, 在重力的作用下,加速下滑,磁铁到 达线圈,磁铁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 动势。在滑道上下滑时的加速度是 a =gsinq-mgconq,根据运动学公式 n 2=2as可以推出当磁铁分别在1、4、 9刻度下滑,到达线圈的速度是之比是 1:2:3。由此我们可以验证E与Dt成 反比。在这里速度之比与滑道摩擦力 大小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对滑道的粗 糙程度不需要处理,只要处处保持一 样就可以了。线圈有3个绕组,如图3 所示。3个绕组的匝数是一样的,由此 我们可以验证E 与n 成正比。我们做这 个实验的时候,还可以把两块磁铁绑 在一块来做实验,由此可以证明E 与 DF成正比。

三 测试仪的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定量测试仪电路如图4所示,主控单片机选用高性能、低功耗 的8位 ATmega16单片机,它具有如下特 点:16KB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512B EEPROM;1KB SRAM;32个通用I/O口 线;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3个具有比 较模式的灵活的定时器/计数器(T/C); 可编程串行接口;低功耗空闲和掉电 方式等。ATmega16还有两个具有可编 程增益(1×, 10×, 或200×)的AD差 分通道。

本测试仪就是用到了可编程增益 10×的AD差分通道,R12~R16组成差 分输入电路,R18和C1是差分电路的退 耦滤波电路,L2就是图3中的线圈。系 统5V电源经过L1、C3滤波后到AV, 这样就能很好的抑制掉系统电源中的 高频噪声,提高了AV的稳定性。 ADC的参考电压源采用AV,电容C4 并接在AREF和地之间也进一步提高了 参考电压的稳定性。

DS1是4位数码管,R1~R8是限流 电阻,数码管的第一位的G段用来显示 电流的正负,电流为正不显示,电流 为负则G段点亮。 R17和C2组成单片机的复位电 路,由于不需要精确的定时,所以我 们没有用外部晶体振荡器,而是采用


单片机内部的LC振荡器,这样也降低 了制作成本。 S1是测量按键,按一次开始测 量,再按一次数据清零,为一次测量 做好准备,R11是它的上拉电阻,S2是 备用的按键,VD3是AD转换指示LED。

图 5是由VD1、C5、C6、C7、 IC2组成的稳压电路,提供5V的工作电 源。VD2是电源工作指示电路。图6是 实际显示的效果。

单片机程序设计

笔者在这里重点说一下模数转 换采集程序的设计。编译器用的是 WINAVR,即G。 当ADC转换完成后,可以读 取ADC寄存器的ADC0~ADC9得到 ADC的转换结果。一旦开始读取 ADCL后,ADC数据寄存器就不能被 ADC更新,直到ADCH寄存器被读 取为止。因此,如果结果是左对齐 (ADLAR=1),且不需要大于8位 的精度的话,仅仅读取ADCH寄存器 就足够了。否则,必须先读取ADCL 寄存器 , 再读取 ADCH 寄存器 。 ADMUX寄存器中的ADLAR位决定了 从ADC数据寄存器中读取结果的格 式。如果ADLAR位为"1",结果将 是左对齐;如果ADLAR位为"0" (默认情况),结果将是右对齐。 我们选择内部参考源(AV、 2.56V)作为ADC的参考电压,所以 ADMUX寄存器的位REFS1、REFS2都设 定为1。由于线圈的输出电压大约是几 个毫伏到几百个毫伏,我们选择差分 的放大倍数是10,用来显示数据是4个 数码管,其中有一位是显示电流方向 的,实际用来显示的只有3位 ,这样正 好显示测量到的数据。

单片机采集数据的程序如下:

程序说明:我们采用的是查询的 方法来采集AD数据的,每2ms调用一 次这个函数,也就是说2ms采集一次数 据。当切换到差分增益通道,由于自 动偏移抵消电路需要沉积时间,第一 次转换结果准确率很低,最好舍弃第一 次转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