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压线损管理的探讨与实践
详细内容
一、农村低压线损管理的探讨
(一)农村低压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农村35kV变电站出线混乱,迂回线路多,输电半径过大,线路超经济电流甚至超安全电流运行,电网高耗能变压器多,无功补偿不足,电压质量差,均会导致线损率大大升高。但还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如:
1、配网问题。由于由于农村用户广、散、少,超供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的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选择与负荷不匹配等。
2、设备问题。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中,部分导线破旧,线径较细,导线截面小,载流量大,线路降损较为严重。
3、配电变压器的运行问题。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较为普遍。
4、计量问题。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损耗,计量精度不合格或未端电压偏低,造成偏慢的现象。
5、管理问题。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损耗,抄表核收的差错损失,用户表计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容易造成电能损失,农村临时性季节用电报装管理不严,存在无表用电以及其他的不明损耗。
6、无功补偿问题。大部分10kV配变及以下均无设置补装置,无功损耗严重,电网运行不经济。
(二)降损节能的措施
1、从节能的技术措施看,通过采用新产品、新技术和技术改造,严格按规程定期校验及轮换电能表和互感器,尤其要注意对大用户的计量表计加强管理。优先采用新型电子式电能表,不但计量更准确,自身损耗也低。
2、优化供电方式,改造迂回线路,变压器要接近负荷中心,尽量减少空载变压器。确定负荷中心的最佳位置,减少或避免超供电半径供电的现象。农网线路供电半径的一般要求是:400V线路不大于0.5km,10kV线路不大于15km,35kV线路不大于40km,110kV线路不大于150km。
3、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电能输送。电力系统向负荷供电的电压是随着线路输送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变化而变化的,当线路输送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和始端电压不变时,如输送的无功功率越多,线路的电压损失就越大,线损率就越高;当功率因数提高以后,负荷向系统吸取的无功功率就要减少,线路的电压损失也相应减少,线损率就会降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
4、根据负荷变化,适时调整输配电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以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按经济电流的密度选择供电线路的截面面积。选择导线既要考虑经济性,又要考虑安全性。导线截面偏大,线损就偏小,但会增加线路投资;导线截面偏小,线损就偏大,满足不了当今发展的供电需要,而且安全系数也小。在实际工作中,负载率在50%~70%时,配变处于经济运行状态,效率高、损耗低。要避免配变长期大马拉小车或经常过负荷运行,应及时调整配变容量或采用母子配变供电。有时由于季节、负荷变动等原因,电网负荷潮流有较大变化,使线损增加。这时,应注意季节性负荷的波动,及时投切变压器和电容器。必要时对季节性负荷安装子母变压器,可按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安装两台变压器,大负荷时投运大容量变压器,轻负荷时投运小容量变压器,安装子母变压器对某些负荷降损效果很明显。对因季节变化而投运的变压器做到及时停运。
5、通过完善各级表计,开展区域电量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计量回路应专用,不得与保护、测量、负控等回路共用,不得串并接任何负荷及器件。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应使实际负荷电流为其一次额定值的2/3左右,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应注意互感器二次侧所带负荷,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应用铜线连接,禁止用铝线连接,以免氧化造成表计不走。
6、减少输配电层次,也就是说减少变压次数,提高输电电压的等级。
7、加强对供用电的管理
(1)加强所辖10kV线路巡视工作。要对所辖10kV线路不定期组织巡视工作,在巡视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中的要求来进行,做好相关安全工作,巡视中不能虚以应付,走马观花,要逐杆进行,检查线路有无杆歪担斜,绝缘子有无损伤、污秽现象,跳线是否牢固,有无打火现象,10kV线路通道有无树障,拉线是否完整等。巡视中发现的隐患、缺陷要及时处理,消除隐患。加强配电设备,配电线路维护,减少泄漏电。清扫绝缘子,测量接头电阻,及时消缺。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做到计划性,减少临时检修,尽可能做到供、用电设备同时检修、试验。
(2)提高职工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强乡镇供电所长及农村电工的培训、考核和聘任,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提高职业道德和抄、核、收及安全生产等管理水平。
(3)做好理论线损计算和指标考核工作。10kV线损以变电站线路出线总表和与线路连接的变压器二次侧计量总表为考核依据。低压线损以配电变压器二次侧计量总表和该变压器所接低压客户计费表为计算考核依据。网改后及时整理出基础数据,进行理论线损计算。电能损失的考核按年、季、月考核,月度电能损失波动率应小于3%。
(4)做好营业普查工作。加强抄、核、收,防止偷、漏、错,开展经常性的营业大普查,堵塞营业漏洞。采取突击检查与定期检查、互查与自查相结合,重点查偷漏、查账卡、查倍率、查电表及接线,堵塞发生错计、漏抄、估抄、违章用电、计量事故、错误接线等现象。
(5)健全规章制度。要建立线损管理制度,供电所设专责人,从事线损统计、分析、考核等工作。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建立同步抄表制度,实行高、低压计量表同步抄收;建立定期电能表平衡制度,电能表不平衡率应小于2%;采取多级电能表平衡方法,分析线损,监控表计运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计量准确度。
(6)严厉打击窃电行为。查处、打击窃电工作是供电所的一项经常性、重要性的专项工作。电是商品,用电交费这个道理虽说多数人都理解、支持,但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利益所驱,专门从事窃电,以获取暴利,损公利己,对这部分人的打击要常抓不懈。本着从严、从快、从重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挽回人为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