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设备管理
详细内容
设备管理
6.1 设备定期维护工作
6.1.1 变电站设备除按有关专业规程的规定进行试验和检修外,还应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
6.1.2 变电站投产、改扩建或设备检修后应进行验收并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备齐各种技术资料。
6.1.3 变电站的二次线及端子箱应按本单位规定定期进行检查。
6.1.4 开关的气动机构应定期进行放水工作,并检查空气压缩机润滑油的油位及计时器。
6.1.5 设备导流接头应有温度监测手段和措施。
6.1.6 按季节性特点及时做好防污、防汛、迎峰等各项工作。
6.1.7 变电站设备室、地下变电站的通风设备应运行良好。
6.1.8 蓄电池应定期进行检查、清扫、维护。
6.2 继电保护
6.2.1 保护及自动装置新投入或定值改变后,运行人员必须和当值调度员核对该装置的全部定值项,正确无误后方可投入运行。
6.2.2 保护及自动装置屏(柜)前后屏眉要有保护专业统一规范的名称。
6.2.3 保护室的空调按运行设备管理。
6.2.4 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或告警后,运行人员必须准确记录控制屏光字牌、保护屏信号,及时向调度及有关部门汇报。
6.2.5 停运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屏(柜),必须有“已停运”标示。
6.3 设备定级
6.3.1 变电站设备以台(相)为单位每年对主要设备进行定级。
6.3.2 设备定级分为一、二、三级,一、二级设备为完好设备,要求各变电站设备完好率在100%,一级率在80%以上。
6.3.3 新装和大修后的设备应满足一级设备的要求,经运行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6.3.4 定级单位:主变、开关、调相机、消弧线圈、电抗器为“台”(主变、电抗器是单相的按“相”为单位);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耦合电容器按“相”为单位。
6.3.5 设备定级后,设备主管单位应针对三级设备问题,立即拟定升级的措施计划,并积极落实。对二级设备的问题也应安排计划,有步骤地使其升级。
6.3.6 设备定级标准(各单位可参照以下原则制定)
6.3.6.1 主变定级标准
一级
1. 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主要项目合格,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下次试验进行比较;试验未超期。
2. 本体及套管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合格,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下次试验进行比较;试验未超期。
3. 内部器身状况绝缘良好,线圈未变形或无明显变形。
4. 外部零部件状况完整齐全。
5. 密封情况无渗漏或有少量轻微渗油。
6. 有载调压开关运行正常,动作次数或检修周期未超过规定。
7. 冷却装置状况运行正常。
8. 负载能力符合铭牌要求。
9. 整体评价无严重缺陷,运行正常。
二级
1. 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主要项目超标;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复试;试验超期。
2. 本体及套管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超标;个别项目与上次试验有差异待复试;试验超期。
3. 内部器身状况绝缘一般,线圈轻微变形。
4. 外部零部件状况基本完整齐全,有部分零部件存在缺陷。
5. 密封情况渗油面积较大或滴油(漏气)。
6. 有载调压开关存在缺陷导致无法正常运转,动作次数或检修周期超过规定。
7. 冷却装置有整组故障,但不影响出力。
8. 负载能力基本符合要求。
9. 整体评价有严重缺陷,但能正常运行。
三级
1. 本体及套管电气试验主要项目严重超标,且具有变坏趋势。
2. 本体及套管油化验(SF6气体化验)主要项目严重超标,且具有变坏趋势。
3. 内部器身状况绝缘老化,线圈严重变形。
4. 外部零部件状况有零部件损坏影响功能。
5. 密封情况不良,存在严重滴油或漏油(漏气且压力低)
6. 有载调压开关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无法正常运转。
7. 冷却装置状况多组故障影响出力。
8. 存在严重限制出力的缺陷。
9. 整体评价有严重缺陷,影响正常运行或运行年限长且绝缘老化。
6.3.6.2 开关定级标准
一级
1. 绝缘良好,油质、SF6气体合格,真空开关真空度符合要求。
2. 操作机构动作正常,动作速度、行程、动作电压、气压、油压等性能符合规定,油气系统无渗漏。
3. 各部分油面与标志相符,气体压力正常。
4. 导电回路接触良好,无过热现象。
5. 标志正确、明显、齐全,分合标志正确。
6. 运行地点的短路容量小于开关的实际短路开断容量,不过负荷。
7. 户外开关应有防雨措施。
8. 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二级
1. 绝缘良好,油仅有微酸反应。
2. 对一级中的2~4项允许存在一般缺陷,但不得直接或在一定时间内发展到危及安全运行。
3. 短时间过负荷,无严重过热现象。
4. 开关油位低于监视线以下者。
5. SF6开关年漏气率和含水量超标者。
三级
达不到二级设备标准的。
6.3.6.3 调相机定级标准
一级
1. 运行音响正常,振动和窜动符合厂家规定。
2. 励磁机和励磁系统完整正常,电刷接触良好,不跳动、不打火,励磁调节均匀,调节范围合格。
3. 冷却系统完整,安装正确,运行正常。不漏气、漏水、润滑系统不漏油。
4. 温度和压力测量装置齐全,指示灵敏准确。
5. 运行中各部分的温度或温升不超过厂家规定。
6. 资料齐全正确,能满足运行要求。
二级
对于一级中1~5项,允许存在一般的缺陷,但不得直接或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发展到危及安全运行。
三级
1. 对于一级中1~5项,存在直接或在短时间内可能发展到危及安全运行的缺陷。
2. 运行中各部分的温度或温升超过厂家的规定。
6.3.6.4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定级标准
一级
1. 各项参数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2. 部件完整,瓷质无损伤,接地良好。
3.油质、绝缘良好,各项试验齐全,符合规程要求。
4.油位正常,整体整洁,标志正确清楚。
5.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二级
能达到一级设备1、3条标准,但有下列缺陷:
1.油位低于监视线,有渗油现象。
2.瓷套有缺损,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3.资料基本齐全,能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三级
1.瓷套严重损坏,绝缘水平降低。
2.严重渗漏油,看不见油面。
6.3.6.5 避雷器定级标准
一级
1.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试验合格。
2.瓷件完整无损伤,密封接地良好。
3.安装地点符合过电压保护规程规定。
4.放电记录器完好,指示正确。
5.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二级
1.瓷套有缺损,但不致引起闪络。
2.放电记录器动作不正确。
3.资料基本齐全,能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三级
瓷套严重损坏,预试项目不合格。
6.3.6.6 耦合电容器定级标准
一级
1、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试验,其结果符合规程要求。
2、瓷质完好无损。
3、密封良好,外壳无渗油,无锈蚀。
4、资料齐全、正确,与现场实际相符。
二级
1.试验数值变化,但仍符合规程要求。
2.瓷件有损坏,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3.有轻微锈蚀。
4.资料基本齐全,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三级
达不到二级标准的。
6.4 设备缺陷管理
6.4.1 各单位生技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统一管理,其职责为:
6.4.1.1 督促各单位贯彻执行本规范,并检查执行情况。
6.4.1.2 及时掌握主要设备危急和严重缺陷。
6.4.1.3 每年对设备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缺陷产生的规律,提出年度反事故措施,报上级主管部门。
6.4.2 运行管理单位及设备修试单位均设缺陷管理专责人,其职责为:
6.4.2.1 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管辖设备的全部缺陷和缺陷的处理情况。
6.4.2.2 建立必要的台帐、图表、资料、对设备缺陷实行分类管理。做到对每个缺陷都有处理意见和措施。
6.4.3 变电站发现缺陷后应对缺陷进行定性,并记入缺陷记录,报告主管部门。
6.4.4 缺陷分类的原则
6.4.4.1 危急缺陷:设备或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运行并需立即处理的缺陷,否则,随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火灾等事故。
6.4.4.2 严重缺陷:对人身或设备有严重威胁,暂时尚能坚持运行但需尽快处理的缺陷。
6.4.4.3 一般缺陷:上述危急、严重缺陷以外的设备缺陷,指性质一般,情况较轻,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
6.4.5 运行单位发现危急、严重缺陷后,应立即上报。
6.4.6 一般缺陷应定期上报,以便安排处理。
6.4.7 消缺工作应列入各单位生产计划中。对危急、严重或有普遍性的缺陷要及时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尽快消除。
6.4.8 缺陷消除时间应严格掌握,对危急、严重、一般缺陷要严格按照本单位规定的时间进行消缺处理。
6.5 设备测温管理
6.5.1 测温类型:计划普测、重点测温。
6.5.2 测温周期
6.5.2.1 计划普测:每季不少于一次。
6.5.2.2 重点测温:根据运行方式和设备变化安排测温时间,按以下原则掌握:
a. 长期大负荷的设备应增加测温次数。
b. 设备负荷有明显增大时,根据需要安排测温。
c. 设备存在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鉴定。
d. 上级有明确要求时,如:保电等。
e. 新建、改扩建的电气设备在其带负荷后应进行一次测温,大修或试验后的设备必要时。
f. 遇有较大范围设备停电(如变压器、母线停电等),酌情安排对将要停电设备进行测温。
6.5.3 测温范围
6.5.3.1 所有一次设备导流接头、所内二次重点设备接头、长期运行的主变强油(水、气)风冷回路接头等。
6.5.3.2 具备测量设备内部温度条件的,应对设备内部进行测温。如: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设备套管等。
6.6 变电站的统一标志
6.6.1 运行设备必须具有标志牌。
6.6.2 变电站设备标志应做统一规定,以便统一管理。
6.7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
6.7.1 为了加强无功设备管理,提高电压质量,运行人员应对站内无功补偿装置及调压装置进行认真的投切和调测、监视,并做好记录。
6.7.2 变电站要严格按照调度部门下达的电压曲线或调度命令及时投切无功补偿装置或调节调相机无功出力。
6.7.3 加强并联电容器组、并联电抗器的维护与管理,保障足够的可调容量。
6.7.4 加强电压监测仪的管理,按有关要求报无功电压监测报表。
6.7.5 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应根据调度命令或按调度的有关规定及时调整。
6.8 主要设备检修、试验周期的管理
变电站主要设备检修、试验周期应按有关规程执行。检修、试验周期若不能按有关规程执行的,必须制订由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