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在软包装领域中把握柔凹印的转变三
详细内容
B. 制版周期和成本。
柔印在这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凹版的生产成本最多可达柔版的2倍。此外,还需要投资储存印版滚筒所需的场地。与凹版印刷相比,柔印机料带长度短,传动功率消耗可减少50%。此外,干燥所需的热风较少,这意味着柔版印刷机的运行成本也少于凹版印刷。但是,只有结合印刷图案要求和批量时,凹版和柔版成本比较问题才能做粗出合理回答。在柔版印刷中,各种批量的成本变化不大:小批量有较大优势,在中等批量中成本低2-3%,但凹版在长版活印刷时成本降低较大,与柔版相比反而有优势,这一成本交叉点在大约50000-75000米左右。
6. 环保方面
印刷技术的环保性主要由如下因素决定:污染环境、卫生和资源消耗等。
A. 柔性版比凹版具有更好的环保性,基本上使用水性油墨,能耗较低。
B. 是否使用溶剂不是凹印与柔印的本质区别。凹印和柔印都可以使用溶剂性、水性或其它油墨。目前,凹印在出版领域已基本都采用水性油墨、在装饰领域(木纹纸印刷)大部分采用水性油墨;在包装领域特别是软包装,使用溶剂性油墨的比例还相当大。
从欧洲过去10年的经验看,与使用溶剂性油墨相比,目前凹印使用水性油墨主要不足在两个方面:一是印刷质量,特别是印品的明亮度稍差;二是印刷速度较低。同一台凹印机使用水性油墨时的速度比使用溶剂性油墨时低15-25%。不过日本近年来在水性油墨研发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7. 市场和技术条件
影响凹印和柔印发展的几个重要市场和技术因素是:消费习惯、技术支持、市场环境等。
A. 欣赏和消费习惯。在所有影响柔印和凹印技术发展的因素中,欣赏和消费习惯是最容易被忽略但是最根本的因素。
目前国际上大致有两种模式:美国模式、欧洲-亚洲模式。时装发展状况与印刷发展状况有很大的相似。重视时装文化的国家倾向于追求高档和特色包装,更倾向于采用凹版印刷。中国更接近欧洲和亚洲(日本、韩国)模式。消费和欣赏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B. 技术基础或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对于一项技术的推广有很大作用,如教学和培训课程条件、设备和原辅材料的供应和技术支持完善程度等。在设备、版材、油墨等生产商较发达的国家,该类技术发展就较快。技术基础的另一个方面是:设备是否需要引进,国内制造水平如何。一个国家柔印和凹印的发展水平与制造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我国在胶印和凹印方面都有很好的技术条件,而在柔印方面却很薄弱。
C. 市场环境和规模。
市场的规范和规模对推广柔性版印刷技术有重大影响。
a. 市场是否规范决定了推广采用柔性版印刷的信心。
b. 产品平均批量也直接影响对凹印或柔印的选择。平均批量越大,越有可能采用凹版印刷。人口决定产品平均批量,因而也决定了凹印和柔印的市场比例。从这两个因素看,目前的凹版印刷在中国有较多优势。
续语:
A. 要正确看待柔印、凹印和胶印三种印刷的关系,在一些领域,是柔印和胶印的竞争,或是凹印和胶印的竞争,在另外一些领域则是凹印和柔印竞争,而其它一些领域则可能是胶印、凹印和柔印三者竞争的局面。
B. 柔印和凹印目前主要是并存和互补的关系,两者都在不断改进技术,克服自身不足。
C. 柔印和凹印的市场份额依不同国家和地区而异。凹版和柔版在我国都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前提是我们不能照搬其它国家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