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软包装工艺技术>胶粘剂在软包装上的运用优势(下)

胶粘剂在软包装上的运用优势(下)

详细内容

随着复合软包装材料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它不仅用在食品药品的包装方面,还用在日用品、化妆品、洗涤用品、卫生用品、农药和某些化学药品的包装方面,所以对功能性的要求更迫切了。为此,由上海申化科技公司创建的上海烈银化工有限公司又在1997年初起,在原有基础上对胶粘剂的质量再次改进提高,使铝箔专用胶的功能更全面,应用领域也进一步扩大,终于在1998年中期第一次提出了功能性胶粘剂的概念,并同时向市场推出功能性胶粘剂产品。该系列功能性胶粘剂中,有些具备了抗酸、碱、辣、咸、油的功能,另一些具备了抗苯、甲苯、二甲苯、酯、烃、酒、表面活性剂、含量小于20%的DMF有机溶剂混合液、农药等侵蚀的功能,还有一些则适用于128℃长时间(甚至120分钟)蒸煮的塑/塑、铝/塑型复合物使用。在功能性系列产品中,该公司有LY-50A/LY-50AH、LY-9850R/LY-9875R、LY-50VR/LY-50VRH、LY-9850/LY-9850H等型号。

我国复合软包装用的胶粘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工业化生产至今,产品从无到有,生产企业从少数几个到目前的约三百个,品种从单一到多种,质量从中低档到高档,类型从普通型到功能型再到特殊型,可以说,世界上有的,我国都有,有普通胶、功能胶、塑/塑胶、、铝/塑胶、耐低温胶、耐高温胶、芳香族胶、脂肪族胶,有食品包装用胶,也有农药与化学品包装用胶,有溶剂型胶,也有无溶剂型胶,有非阻燃胶,也有阻燃型胶。

前面已经提到,目前我国已有近三百家企业在生产复合软包装用的胶粘剂,设备的能力已达每年十万吨,远远超过市场需要的三、四万吨。但是,由于各个企业技术水平不同,开发研究能力不同,产品的质量就参差不齐,产品的适应性也各不相同,所以,有些生产企业的胶粘剂产品与进口或国内著名品牌产品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为了胶粘剂的健康发展,笔者在此谈三个问题。

第一、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波动性较大。这些企业大多在近三、五年内创办起来,根基太浅,技术功底不厚,人员素质不高,特别是第一线生产人员的经验不够丰富,质量控制手段不高明、不稳定。
因此,笔者认为懂得越多,做得越好。国内现在有些企业,靠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胶粘剂的生产技术,或暗中买工艺、买配方,或暗中挖人员、聘顾问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掌握全面的技术,只拿到某些表面部分,还没有掌握关键的核心内容,产品就有不足之处,尽管在推销时也拍着胸脯说:我的产品质量跟牌是一样的,价格又便宜,您放心用好了,但是真正对比、严格检测后,就会发现,要真正做到质量优胜、长期稳定,恐怕还是尚需时日。这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用户,要吸取一个教训,不要过分追求便宜,在选择任何原辅材料时,都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价格放在第二位。没有质量,也就没有数量、没有产量,更没有成本和效益可言!试想,用了劣质胶粘剂,做出了报废的产品,这损失如何估量?因此,笔者认为所有生产胶粘剂的企业,应苦炼基本功,加强技术培训,严格质量控制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不要轻易推出没有把握的新产品。

第二、胶粘剂生产企业要遵循实事求是,诚实信用的原则,要反对和制止浮夸、浮躁的不科学心态,不要弄虚作假、不要以次充好,不要误导消费。因为在前二、三年的调查中,发现过胶粘剂的固体含量偏低、包装重量缺斤少两而造成用户蒙受损失的现象。这种做法与我国复合软包装用胶粘剂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对该产品的健康发展毫无补益。相反,只会造成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只会与真正的世界先进水平之差距越拉越大,使整个行业蒙受损失。

作为应用胶粘剂的企业,绝不能过分追求低价购买,在市场经济成熟的条件下,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法则,永远是正确的。过分追求低价,只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和某些功能的损失。目前,由于胶粘剂产品已供大于求,价格已降到成本的临界点,不可能年年都可再降,所以,就迫使一些低价销售的企业不得不用牺牲某些性能的办法去生产低价产品,反过来,应用胶粘剂的企业,如果过分低价,也就买不到质量,买不到放心,一味追求低价,反而会带来不稳定、缺陷和后顾之忧。因此,向胶粘剂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胶粘剂年复一年地降价,这是不现实和不可取的。

第三、在国内众多品牌胶粘剂中,真正经过严格卫生安全检测,取得了卫生批件或生产许可的不多。不少企业都说其产品符合卫生标准,但却提供不出卫生批件、生产许可批件或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报告,不少企业将应由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或预防医学研究院(所)进行安全卫生检测的胶粘剂,交由药品检测机构去检验,且只做简单的急性毒性(LD50)试验,又不提供LD50的具体数字。更有一些企业,根本不作任何卫生检测,也没有任何批准手续,在其产品说明书或包装桶上,没有卫生批件或生产许可证号,处于无证生产、无证销售状态之中,这是会令人担忧的。在实际调查时,还发现个别企业明知故犯,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应用到胶粘剂中去,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便于低价销售。但这对复合软包装材料的整体卫生性能和对消费者人体的潜在危害,就会带来隐患。在这里,要着重提醒用户企业,在选购胶粘剂时,要多个心眼,要向供应商索取卫生批件、生产许可证或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报告,借以促进我国胶粘剂更安全,也让消费者无后顾之忧。

为了让复合软包装用胶粘剂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复合软包装工业水平的提高,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笔者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在全国近三百家胶粘剂生产企业中,组织一些有影响力的单位,联合应用单位,加上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和应用复合软包装材料的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共同制订复合软包装材料用胶粘剂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统一规范产品质量、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借以替代目前无序状态的各个企业标准,这样才有利于胶粘剂产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