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幼心理行为语言>如何治愈孩子的恋物情结

如何治愈孩子的恋物情结

详细内容

一般来说,只要宝宝对物品的迷恋程度没有影响到生活作息,那么父母就无需过度担心。

"恋物"本身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消极影响,而是"恋物"的源头——安全感的缺失才是父母必须时刻关注的。那么,宝宝恋物究竟为哪般呢?

  ·缺乏安全感

  宝宝恋物追根究底是因为缺少安全感,虽然情况有轻有重,但都和宝宝安全感匮乏有关。宝宝的心灵极其敏感和脆弱,当他身处陌生环境时,曾经熟悉的物品能够起到消除紧张、缓解压力、帮助他适应新环境的作用。

  ·皮肤饥渴

  即使是大人,也有想被人触摸的渴望,这种皮肤的饥渴对儿童来说更加深刻。当宝宝逐渐学会了行走,被大人抱着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如果父母长期忽略,宝宝触摸皮肤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他就会养成咬嘴唇、吃手指、磨蹭绒毛玩具和小被子等恋物行为。

  ·口腔期后遗症

  从出生到两岁左右的宝宝,都处于口腔期。在这个阶段的宝宝经常借由吸吮的动作来促进唇与舌头附近的触觉,进而得到满足感,所以就产生了依恋奶嘴、爱吮手指等现象。如果这些小毛病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时间一长,就成了宝宝的恋物情结。

  ·移情别"恋"

  1岁以后的宝宝渴望对父母产生一种安全的依恋,虽然很多妈妈都希望能时时刻刻和宝宝呆在一起,可是全职妈妈毕竟只是一部分。但如果妈妈和爸爸经常与宝宝分离、对他缺少关心、生活环境枯燥无味等,宝宝便难以形成良好的依恋。因此,部分宝宝就将依恋转移至某些物品上了。

  克服恋物有4法。如果家里的宝宝有了恋物情结,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让他慢慢改变习惯——

  ·多拥抱

  平时多拥抱宝宝,多拍抚他的背部和头顶,给宝宝的皮肤"解解饿"。拥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宝宝做错了事,也可以拥抱他。经常性的拥抱能给宝宝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也不要紧;你很安全……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绝不会将小包被或玩具熊视作他的"精神保险带"。

  ·睡前安抚

  现在有些家庭主张从小让宝宝分房睡,但就算让孩子独睡一室,也要进行睡前安抚工作。所有的宝宝都会害怕噩梦和黑暗,很多幼儿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癖"的,所以,爸爸妈妈在宝宝睡觉前应该多花点时间陪伴宝宝。可以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或者开亮一盏小灯,等宝宝睡着了再离开。这样就比较容易使其对小抱被之类物体"脱瘾"了。

  ·准备迁移载体

  宝宝最容易对小包被、小抱枕、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做妈妈的在选购这些幼儿用品时,就要有意识地多备下几个"迁移载体",让孩子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专情"。如果一开始就备下两三条小包被、一个绒布熊家庭(包括绒布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小绒布熊和他的表弟们),让孩子轮换使用。

  ·分散恋物情结

  爸爸妈妈要多为宝宝提供并创造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带他到野外去郊游,认识更多的事物,不要让他沉溺在自己和物品的小空间里。分散他的注意力,用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代替恋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