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三分钟热度”的宝宝
详细内容
当面对孩子的"三分钟热度"的脾性,喜新厌旧的毛病,父母尚且如此,何必苛求宝宝的贪图新鲜。其实,这种三分钟热度里有很多智慧,不如尊重宝宝这个特质吧。
新鲜感的动因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长短是随着年龄递增的。3、4岁左右的孩子其实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的,他们没有时间的概念,也没有永久性的记忆,注意力转瞬即逝。特别是在从事一些诸如写字背诗等一些秩性活动的时候,三心两意,两天晒网,三天打鱼。
望子成龙心切的焦虑父母们该如何应对呢?宝贝不能专注地学习唐诗,各种兴趣爱好也不长久,没有一技之长怎么办?
实际上,对于刚来到新环境不久的他们来说,周围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为了能充分感受和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他们不断接触身边各种各样的事物,什么都看,什么都碰,什么都摸,大千世界就是孩子的玩乐魔方。
如果他的注意力只能专注在一个事物上,那么他其实是屏蔽掉了许多东西。只有不断探索和发现,才能真正获得知识的享受。
尊重和沟通
因此,在没有人为原因的干扰下,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他们会本能地专注下去,而面对自己没有兴趣的事物,他们也就会表现出坐立不安,漫不经心的情形。
父母更多地应该是理解孩子"三分钟热度"的这种心理,给他们选择的自由,用一种平等开放的方式去和他们交流。这可能是你了解孩子的一个契机。年纪较小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常常不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父母应该透过问题的表面去看本质,主动向孩子发出邀请,和他们沟通。
教会"专心"
"三分钟热度"是兴趣发现的一个过程,孩子一开始对一个事物有了兴趣,意味着他抱有希望,他期待可以从中感受到快乐。
家长在孩子探索兴趣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发现孩子一直处于"稳定不下来"的"跳来跳去"的状态中时,在尊重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引导一下孩子。让孩子去发现这项活动的意义,制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在这之中感受到自信的力量,孩子如果能从中感受到乐趣,他们往往就能呈现一种状态——痛并快乐着。
在孩子呈现出对一件事物的兴趣的时候,父母应该多多鼓励孩子去尝试,哪怕孩子有"三分钟热度"的"前科",而不是反复强调,罗嗦指责。
长此以往,孩子才能发自内心的发扬热爱和钻研精神,父母们,你们读懂孩子的心了吗?请从尊重孩子的三分钟热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