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幼儿期艺术培养>培养幼儿美术欣赏能力

培养幼儿美术欣赏能力

详细内容

1、整体感觉,自由地谈论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幼儿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幼儿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幼儿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幼儿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如在米罗《哈里昆狂欢节》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刚出示这幅作品,幼儿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他们有的瞪大双眼,有的兴奋地晃动着身体,有的大声叫着"真漂亮!"显然,他们是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各种奇特的、不规则的图案所吸引住了,这便是他们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这是未被教师修正过的最原始最真实的直觉体验,它伴随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幼儿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面对幼儿的这种表现,教师如果选择制止、阻拦甚至训斥幼儿的随意和不守规矩的态度,就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妨碍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审美心境的形成。幼儿在欣赏艺术品的瞬间,他们把所看到的、感觉到的和体验到的东西往往都汇集在了一起,表现出特定表情、姿态、动作和声音,他们的思维奇迹般地活动起来,这是一件好事。此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幼儿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和幼儿一起作出真实的反应,拉近与幼儿的距离。2、要素识别及其形式关系分析幼儿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题材等的认识,更重要的还要逐渐养成能够透过画面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和意味的习惯和能力。这一步可以以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的提问为线索,引导幼儿发现作品的点、线、形、色等要素。要放手让幼儿认真观察,自由讨论,一开始幼儿可能会主要仿照于从作品描绘的具体事物,或这些点、线、形、色所构成的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如在《哈里昆狂欢节》这幅画中,幼儿说出他们看到的具体事物就有"耳朵、眼睛、鱼、小提琴、太阳、梯子、小猫、小羊、豆子、小音符"等很多种。幼儿能从这幅抽象画中看出这么多东西来,说明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动的,这是幼儿欣赏能力发展的良好开端,但这还主要是一种日常知觉而非审美知觉。在讨论中幼儿们还提到他们看到了"线条",红、共同、蓝等各种"色块",各种形状等,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徒刑艺术的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幼儿把握的。在识别了线、形、色等要素之后,有时甚至在识别这些要素的过程中,这些要素与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情感和蕴含的意味,自然便会成为幼儿感受和谈论的主要内容。如在欣赏《哈里昆狂欢节》时,幼儿不仅谈到小提琴正发出美妙的声音,梯子上有个耳朵,还谈到梯子上的耳朵在听好听的音乐。当谈到画面中用的最多的颜色是红色时,幼儿的感受是感觉很暖和,很高兴,自己也想像小动物们一样跳舞。